所謂回甘,指的是茶葉中的苦澀、甜味物質(zhì)共同作用形成的特定滋味,是一種入口時苦澀微甜,苦澀味居上,但在口腔內(nèi)慢慢回味,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甜味逐漸超過苦澀味,最終以清甜結(jié)束的一種味道,回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衡量一款茶葉品質(zhì)的重要因素之一。
為什么會出現(xiàn)回甘
1、茶葉中的茶多酚物質(zhì)與蛋白質(zhì)結(jié)合,從而導致澀感轉(zhuǎn)化的一種過程。
茶葉中的茶多酚跟蛋白質(zhì)結(jié)合形成一層不透水的分子薄膜,
有了這層分子膜的短暫存在,便隔絕了舌面和茶湯的接觸。
舌頭暫時進入了“休眠狀態(tài)”。但片刻之后,當分子膜破裂,味蕾又重新恢復了正常,變得靈敏,便又能感受到茶湯中的清甜感,即回甘的效果。
2、“對比效應”,是口腔的一種錯覺
McBurney和Bartoshuk教授于1979年發(fā)表的《不同口感品質(zhì)與刺激物相互關(guān)系》一文中提出:“甜味和苦味是一種相對的概念,當品嘗蔗糖等甜味劑后你會發(fā)現(xiàn)水是有些苦的,而當你喝了一杯苦瓜汁,再喝一杯開水下去,也會覺得開水好像是甜的。
這就跟井水一樣,我們會覺得井水冬暖夏涼,但其實,井水的溫度一直都沒有變化。
茶湯中造成回甘的成分
1、茶多酚和總糖
研究表明茶湯苦味與回甘滋味具有顯著正相關(guān),兩者相輔相成;茶多酚和總糖含量與茶湯回甘滋味強度具有顯著正相關(guān),說明在一定濃度范圍內(nèi),茶多酚和總糖都有助于提高茶湯的回甘滋味強度。例如普洱生茶一般茶多酚含量較高,回甘明顯,這對此也是一種佐證。
2、糖類
茶湯中含有多糖類,這些多糖類本身沒有甜味,但具有一定的粘度,所以在口腔中會有所滯留。而唾液里面含有唾液淀粉酶,可以催化淀粉水分解為麥芽糖,而麥芽糖具有甜味。
酶類分解多糖需要一定的時間,這種反應時間差造成了一種“回甘”的感受。
3、有機酸
茶中的有機酸會刺激唾液腺進行分泌以產(chǎn)生“生津回甘”的感覺。
茶葉中有機酸種類較多,含量為干物質(zhì)總量的3%左右。
茶葉中的有機酸多為游離有機酸,如蘋果酸、檸檬酸、琥珀酸、草酸等,在制茶過程中還會形成其它有機酸。在茶葉的萎凋及做青過程中,有機酸的含量會增加。
所以品飲烏龍茶更容易感受到持久的回甘,而經(jīng)過適當攤放的綠茶,也會表現(xiàn)出一定程度的回甘。
4、糖類
綠茶中,多糖類占了總量的3.5%,它們名為糖卻不甜,而是靠其一定的粘度在口腔滯留,通過唾液里的唾液淀粉酶催化成麥芽糖,正是催化過程產(chǎn)生的時間差,造成了苦而后甜的回甘效應。
5、氨基酸
氨基酸是組成茶葉鮮爽味的主要物質(zhì)。茶葉中的氨基酸種類豐富,各種氨基酸顯味的性質(zhì)均不相同。如茶氨酸,它的鮮爽味特別高,能緩解茶的苦澀味,增強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