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白茶屬于白茶類,微發(fā)酵茶性偏寒,福鼎白茶的產(chǎn)地為福建省福鼎市白琳鎮(zhèn)、磻溪鎮(zhèn)、點(diǎn)頭鎮(zhèn)、太姥山鎮(zhèn)、管陽鎮(zhèn),福鼎白茶的制作工藝為萎凋、干燥兩道工序,根據(jù)原料的不同,福鼎白茶分為四類,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
福鼎白茶的種類:白牡丹、白毫銀針、貢眉、壽眉
1.白牡丹
白牡丹屬于中國六大茶類之一的白茶品項(xiàng),主產(chǎn)于中國福建省的南平市政和縣、松溪縣、建陽市和寧德市福鼎市,是中國福建省歷史名茶。
因其綠葉夾銀白色毫心,形似花朵,沖泡后綠葉托著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白牡丹。
白牡丹外形毫心肥壯,葉張肥嫩,葉色灰綠,夾以銀白毫心,呈“抱心形”,葉背遍布潔白茸毛;沖泡后毫香鮮嫩持久;滋味清醇微甜;湯色杏黃明亮或橙黃清澈;葉底嫩勻完整,葉脈微紅,布于綠葉之中,有“紅裝素裹”之譽(yù);白牡丹按其制作的原料可分為政和大白茶、福鼎大白茶及水仙白茶。
2.白毫銀針
白毫銀針創(chuàng)制于1796年,屬于六大茶類中的白茶類,產(chǎn)地位于福建,主要產(chǎn)區(qū)為福鼎、政和、松溪、建陽等地,由于鮮葉原料全部是茶芽,白毫銀針制成成品茶后,形狀似針,白毫密被,色白如銀,因此命名為白毫銀針。其針狀成品茶,長約三厘米。
3.壽眉
壽眉是以菜茶有性群體茶樹芽葉制成的白茶,壽眉也被稱為貢眉。壽眉葉張稍肥嫩,芽葉連枝,無老梗,葉整卷如眉,香氣清純。其中用茶芽葉制成的毛茶稱為“小白”,以區(qū)別于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茶樹芽葉制成的“大白”毛茶。
菜茶茶芽曾用以制造白毫銀針,其后改用大白制白毫銀針和白牡丹,而小白則用以制造貢眉。
4.貢眉
貢眉又稱為壽眉,屬于中國六大茶類之一的白茶品項(xiàng),主產(chǎn)于中國福建省的南平市的松溪縣、政和縣、建陽市、建甌市、浦城縣等地,是白茶中產(chǎn)量最高的一個(gè)品項(xiàng),其產(chǎn)量約占到了白茶總產(chǎn)量的50%以上。
貢眉以菜茶茶樹芽葉制成,以區(qū)別于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茶樹芽葉制成的“大白”毛茶。以前,菜茶的茶芽曾經(jīng)被用來制造白毫銀針等品種,但后來則改用“大白”來制作白毫銀針和白牡丹,而小白就用來制造貢眉了。
福鼎白茶產(chǎn)地介紹:
福鼎市位于福建省東北部,地處閩浙交界的東海之濱。地理坐標(biāo)介于北緯26°52′~27°26′,東經(jīng)119°55′~120°43′之間。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地勢呈東北、西北、西南向中部和東南沿海波狀傾斜。
除濱海一帶有少數(shù)的低山、平地外,大多海拔在500-800米,乃至1000米以上。東西寬79.3公里,南北長57.4公里,海岸線長;陸地面積1461.7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4959.7平方公里,山丘地約占陸地總面積的91%,盆谷平原約占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