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紅大金針泡出來的毛是茶毫,茶毫是嫩芽與嫩葉背面的絨毛,一般細嫩的茶葉,茶毫越豐富,而滇紅大金針是由芽頭制成, 制成的干茶外表富含大量茶毫,因此在沖泡時,茶毫脫落與水中,這便是茶水中的毛毛,屬于正?,F(xiàn)象。
滇紅大金針的絨毛呈金黃色即“金毫”:綠茶毫為白色。在紅茶加工過程中,葉子顏色變成紅色,而絨毛變成金黃色。紅茶金毫常見于芽頭較多的情況下,手工紅茶金毫往往更多哦。紅茶金毫脫落附著在包裝袋壁,被許多人以為是發(fā)霉。
葉片背面的茸毛是茶樹品種的特征,嫩梢茸毛的長度、密度、粗度、色澤、分布特征依品種而不同。茸毛主要著生幼嫩芽葉的下表皮,內(nèi)含有豐富的化學成分。茸毛基部有分泌芳香物質(zhì)的腺細胞,能分泌芳香物質(zhì),因此幼嫩芽葉茸毛多,制出來的茶葉多具毫香。
茸毛以芽最密,并隨著幼葉成熟而自行脫落,同一品種的葉背上茸毛長度依葉序而異,不同嫩葉的茸毛密度以第 1 葉>第 2 葉>第 3 葉,且差異極顯著。
茶樹茸毛不僅分布于新梢頂部幼嫩的芽葉上,同時也普遍分布于成葉葉背與幼枝、花芽、花蕾等器官的許多部位。隨著新梢的繼續(xù)伸長與嫩葉等各部組織表面的不斷擴展,嫩葉背、嫩莖、花芽等部位的茸毛密度亦隨之逐漸稀疏。
春季氣溫回升,葉芽萌動,茸毛逐漸生長,至芽體膨大時,茸毛已長到一定的長度,這時葉片尚未開展,茸毛密度大。因此,很多名優(yōu)茶采摘時以茶芽、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為主,并在制作過程中有提毫工序,以充分發(fā)揮茶毫的特性。
茶葉茸毛與茶葉風味品質(zhì)
茶葉茸毛富含茶多酚、 氨基酸、 咖啡堿等品質(zhì)成分, 對干茶風味品質(zhì)的形成有重要影響。福建農(nóng)林大學的老師們曾將白毫銀針的茶身和茸毛通過篩孔分離,分別測定茸毛和茶身的生化特性。
茶葉茸毛中茶多酚、咖啡堿、水浸出物等成分均極顯著低于茶身中的含量,而氨基酸含量顯著高于茶身中的含量,茶樹嫩梢的茸毛具有高氨基酸含量和低酚氨比特性, 對茶葉風味品質(zhì)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