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器:白瓷蓋碗、公道杯、品茗杯、茶巾、茶濾、茶夾
蓋碗容量:110毫升
茶量:臺灣烏龍茶8g
水溫:100℃
是否洗茶:不洗(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
沖泡的具體方法和步驟如下:
1、水
茶湯,是茶與水結合的產物,所以不僅茶很重要,水也很重要,再優(yōu)質的干茶,也需要以水為載體表現其色香味。
泡茶建議用山泉水、礦泉水、純凈水,另外,用各地的水泡出的茶湯滋味會出現不同。出門在外,可以用自己熟悉的茶用當地水泡。
最次最次是自來水,自來水最好提前靜置以下,但一般是不建議用自來水泡的。
2、水溫
水溫對于巖茶、烏龍茶來說至關重要。必是100℃的高溫為佳,烏龍茶是濃香、高香,只有與沸水相對,滋味和香氣才能得到大展拳腳,因此想要激發(fā)茶葉香氣與滋味,就必須用沸水。
3、投茶量
臺灣高山烏龍茶忠于香氣與滋味,而想要展現其獨特韻味,投茶量忌過少。以110ml的泡茶器具為例。想要保證一個好的口感值,投茶量保持在8g為佳。
將8g茶葉投入蓋碗中,可以上下晃動,適度搖香。
4、沖泡
原則為快進快出,拿起開水之水壺,找準蓋碗碗壁的一點,然后環(huán)繞畫圈注水,速度不要太快,以免一下就住滿了,正常平衡的速度注水即可,注水之后蓋上碗蓋浸泡10s左右就能出湯。
一般情況下,前三沖10秒足以,第三沖以后在10的基礎上增加,15s、20s、30s......
5、出湯、品飲
出湯時務必利索,出湯就要倒干倒盡,然后將茶湯濾入公道杯,之后再將茶湯一一斟如茶杯(品茗杯)飲用
臺灣烏龍茶的品鑒:
聞茶香
烏龍茶沖泡后,湯水帶天然熟果香、芬芳宜人者為佳。香氣稀薄或有其它異氣者次之。
看外觀
烏龍茶以芽大粗壯,白毫明顯,紅、黃、綠三色相同,色彩鮮、形狀稍短、條索緊結者為上選品(一芽三葉)。條索粗大無白毫、茶葉至深綠帶黑者次之。
看茶湯
湯色烏龍茶在沖泡后,湯色以明艷,呈現琥珀般的橙黃色者為佳。湯色不鮮艷,呈黑褐色或深金黃色略帶紅色者次之。
品茶味
湯水入囗濃厚,甘潤不澀,圓滑醇和,回甘深厚(喉韻好)者為佳。滋味苦澀、回甘現象淺淡者次之。
觀葉底
臺灣烏龍茶沖泡后之茶渣,近葉邊后半鋸齒有紅邊,葉中心部份呈淡綠(發(fā)酵適中),泡后茶葉開展如花朵般完整無缺者為上選品。葉底灰黃或褐色,茶葉揉捻而有受損不全者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