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建盞在茶具界可謂是風光無限,大家都被建盞精美的外觀所吸引,但大多喜歡建盞的人內心都有一個疑慮,建盞外觀五彩斑斕,這么絢麗,一定是由很多化學元素組成的,如果用來觀賞那就沒什么問題,用來喝茶會不會有毒?
按常識來看,越是復雜的花紋,可能使用的化學元素就越復雜,含有毒物質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那建盞到底有沒有毒素,能否用它來喝茶,下面昵茶網給大家分析一下:
五彩斑斕的建盞有毒嗎,下面從建盞的物質結構和燒制流程來了解一下:
第一:從建盞的物質組成來看。
它主要是由草木灰、赤鐵礦石還有粘土燒制的,這些原材料都是產自閩北地區(qū)。鐵元素本身是對人體有益的,草木灰更是天然無害,再加上粘土則是精心挑選的,如此一來,從原材料上就杜絕了有毒物質的可能性。
第二:從燒制過程來分析。
建盞的燒制溫度高達1200攝氏度以上,如此高的溫度,致釉面趨于穩(wěn)定,耐熱耐腐蝕。同時,高溫的燒制,也會讓一些不耐熱的物質被篩選氧化掉。這樣就保證100度的茶水對建盞不會有侵蝕分解的作用,也不會有有毒元素溶解在茶湯中。
第三:如果大家還是認為口說無憑,依然質疑建盞是否有毒的話,最簡單也最具有說服力的辦法,就是看相關部門的鑒定報告。任何與食品相關的物品,國家都是有相關的規(guī)定和標準的。有不少生產建盞的廠家都主動去做了這一鑒定,為了給消費者一個安心。大家在購買時,也可以讓商家提供鑒定報告,這是最保險的一種方法。
其實,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流傳了近千年(宋朝~現(xiàn)代),建盞在安全性上肯定是經受得住質疑的。只不過有極少數(shù)不良商家以次充好,才會讓大家害怕建盞的"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