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的由來
六大茶系中的“白茶”,其實是以制作工藝和發(fā)酵程度來區(qū)分的。茶青采摘下來后經過晾曬或陰干,自然萎凋,干燥或文火微焙,輕微發(fā)酵而成,這樣的茶葉,就被稱為白茶。
白茶的加工工藝
白茶的加工工藝簡單來說可以分為四步:采摘—萎凋—干燥—保存。
白茶簡單的制作工藝,也讓它的茶毫得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許多茶葉都有茶毫,但經過種種工序,難免脫落。而白茶在制成之后,依然能滿被茸茸白毫,根根分明,泡水之后更是剔透晶瑩。
當然白毫的用處可不僅是好看,它的主要成分是氨基酸,能為茶葉帶來一種獨特的“毫香”,如雨后草地一般鮮靈,帶來淡淡的回甘。
壽眉品質特征
壽眉等級特征:壽眉是上等白茶,而不同的產地、采摘標準及加工工藝等又決定了貢眉不同的等級分類。
特級:外形毫心多而肥壯,葉張幼嫩;色澤灰綠或墨綠,色澤調和;湯色淺橙黃,清澈;滋味清甜醇爽;葉底葉色黃綠,葉質柔軟勻亮;
一級:外形毫心顯露,葉張尚嫩;色澤墨綠,色澤尚調和;湯色橙黃,清澈;滋味稍清甜、醇厚;葉底葉色灰綠,葉質軟亮;
二級:外形毫心稍顯葉張較粗老;色澤暗綠或黃綠,色澤較雜;湯色深黃或微紅;滋味濃尚醇;葉底葉色暗綠,夾有紅張,葉質挺硬較粗;
三級:外形毫心稀露葉張粗老;色澤黃綠,枯燥花雜;湯色深黃近紅;滋味濃稍粗或平淡稍粗;葉底葉色暗雜有紅張,葉質粗老;
白茶的分類及特點
頂級的白毫銀針全是嫩葉,毫香自然顯露,其次是一芽一葉或一芽兩葉的白牡丹,再次是以葉片為主的壽眉。
壽眉,也被稱作貢眉,乃以菜茶有性群體茶樹芽葉制成的白茶。壽眉葉張稍肥嫩,芽葉連枝,無老梗,葉整卷如眉,香氣清純。
其中用茶芽葉制成的毛茶稱為“小白”,以區(qū)別于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茶樹芽葉制成的“大白”毛茶。菜茶茶芽曾用以制造白毫銀針,其后改用大白制白毫銀針和白牡丹,而小白則用以制造貢眉。
壽眉主產于福建省南平市的政和縣、建陽市、松溪縣以及寧德市的福鼎市等,產量占白茶總產量一半以上。制造貢眉原料采摘標準為一芽二葉至一芽二、三葉。要求含有嫩芽、壯芽。初精制工藝與白牡丹基本相同。
壽眉適合用什么紫砂壺沖泡?
紫砂壺特別適合用來沖泡老壽眉。經過歲月沉淀的老白茶是不怕紫砂壺的悶泡,但也要合力控制浸泡時間。
在使用紫砂壺沖泡老壽眉的時候,這幾點要注意:
第一點:盡量選用壺身比較高、容積大的紫砂壺,太小的話,怕是會悶壞白茶,可以選擇200ml左右的黃金比例壺。
第二點:我們先用沸水來沖洗一下紫砂壺,表面和里面都要沖洗,洗去異味,避免影響茶味。
第三點:掌握投茶量和浸泡時間,投茶量要比較多,至少是紫砂壺容積一半,沖泡時間也要久一點(和用蓋碗沖泡方式相對比),記得要用沸水(95度到100度)來沖泡。
第四點:要醒茶1到2次,也就是說前面2泡茶要倒掉,一來洗去紫砂壺的味道,二來是為了喚醒老白茶的香氣,2泡之后的老白茶,香氣就會更濃,內物質就會溢出來。
第五點:飲用白茶后,記得及時清理茶渣,保持紫砂壺的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