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茶具包含蓋碗、茶壺、公道杯、品茗杯、茶盤、茶巾、煮水壺、茶筒、茶漏、茶夾、茶則、茶針、茶匙、茶荷、壺承、茶濾、茶刀等,其中蓋碗的用法為浸泡茶湯之容器,公道杯為分茶容器,茶盤為泡茶的茶臺,品茗杯為喝茶器具,茶道六君子則為泡茶輔助用具。
功夫茶茶具名稱及用法~昵茶網(wǎng)茶葉百科:
1、蓋碗
蓋碗亦稱蓋杯,是含蓋、碗、托三件一式的茶器。清代北方流行花茶,茶湯容量較多,具保溫功能的蓋碗便發(fā)展起來。蓋碗的口大,揭開碗蓋,茶湯、葉形都能觀賞得很清楚。
平常泡茶時,為了挑選適合的蓋碗,建議長期使用或選擇適合自己大小的蓋碗,這樣才能泡好一杯茶。
正常情況下,我們泡茶的蓋碗容量為100ml-120ml左右、碗沿略開、蓋鈕略高、手感不笨重。
2、紫砂壺
紫砂壺是我國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藝品,始于明朝正德年間。
紫砂壺采用紫砂泥為原料,因紫砂壺透氣性能好,故泡茶時能夠很好的鎖住茶香、不失原味。且紫砂壺有很高的收藏價值,正所謂“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
3、公道杯
公道杯,一來可以保證茶席桌面清凈,特別是在使用蓋碗的時候,公道杯顯得必不可少,
二來,使用茶壺泡茶時,茶水倒入杯子時容易出現(xiàn)前面的茶水淡,后面茶水濃的現(xiàn)象。而公道杯在此時,就起到了很關(guān)鍵的作用。
在泡茶時,通常將泡茶壺中的茶水先倒入公道杯中,而后再分別倒入品茗杯中給客人品飲,保證每個人茶杯中的茶湯口味相同。
4、品茗杯/主人杯
品茗杯,是用來品飲茶和觀賞茶湯的專用茶杯。而大多數(shù)愛茶的人,都會選擇專屬于自己的主人杯。
品茗杯的選擇是有講究的。選擇不相匹配的品茗杯,會破壞了品茶的樂趣。挑選品茗杯,一般容量在三小口最佳,且遵循“小、淺、薄、白”四個原則最宜。
常言道“茶滿欺人,酒滿敬人”在斟茶時,品茗杯中的茶,應(yīng)斟入2/3的為宜。
5、聞香杯
聞香杯是用來嗅聞杯底留香的器具,與品茗杯配套,質(zhì)地相同,加一杯墊則為一套品飲組杯。聞香杯多用于沖泡高香的烏龍茶時使用。以瓷器為主,也有內(nèi)施白釉的紫砂、陶制的聞香杯。
6、茶道六君子~昵茶網(wǎng)茶葉百科:
茶筒
茶筒用于盛放“六君子”中的其余五件茶具。一般為圓筒狀,也有很多筒身造型各異的精美茶筒,如曲線形、葫蘆形。制作材料一般為竹子、木頭。
茶漏
茶漏則于置茶時放在壺口上,以導(dǎo)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茶漏制作材料一般為竹子、木材,也可以用瓷或陶制成。
茶夾
茶夾功用與茶匙相同,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也常有人拿它來挾著茶杯洗杯,防燙又衛(wèi)生。其制作材料多為竹子、木材,也有少部分用金、銀制成的茶夾。
茶匙
又稱茶撥,茶匙有兩用,一用于清理茶壺中泡過的茶的茶渣;二可用于將茶葉撥入茶壺中。。其制作材料多為竹子、木材。
茶針
也稱為“茶通”,主要功能是疏通茶壺的蜂巢,以保持茶壺的壺嘴出水流暢。茶針的制作材料很多,除了常見到的金銀、竹木,還有一些比較珍貴材料,如象牙、牛角、羚羊角等。
茶則
茶則(茶勺)茶則為盛茶入壺之用具。在取茶時與茶匙配合使用,將茶匙里的茶葉撥入茶荷或茶壺,撥茶的過程其實也是事茶者衡量茶葉量的一個過程,所以在事茶者眼里,茶則也是一種量器?,F(xiàn)在用得最多的是竹子和木材類的。
7、 其他茶桌配件
除去以上說的茶具外,茶桌上的茶具配件還有不少哦。如:茶洗、蓋置、壺承、茶席等。
茶荷(下圖):主要用于盛裝干茶,供人欣賞干茶的色澤和形狀。材質(zhì)多為竹、木、陶、瓷、錫等制成。
茶洗(下圖):又稱水盂,宛如一個大碗,多搭配干泡臺使用??捎脕硎⒀b清潔茶具用水,以及第一道茶湯、冷茶等泡茶時產(chǎn)生的廢水。
蓋置(下圖):顧名思義,就是用于擱置主泡器的蓋子。將茶壺蓋放置在蓋置上,不僅能夠保持壺蓋的清潔,還能減少壺蓋的磨損。雖不起眼,但是卻是很實用的茶物件。
壺承(下圖):俗話說得好“一壺一承一茶事”。壺承主要用于托盛主泡器使用,避免水打濕桌面。現(xiàn)有部分壺承,也有茶洗,盛裝廢水的作用。
茶巾(下圖):又稱為“茶布”一般用麻、棉等纖維制造。主要用于擦干茶壺或公道杯底部的雜水,也可以用來擦干桌面的滴水,保證桌面整潔。
桌旗(下圖):作為一種裝飾它常常被鋪在桌子的中線或是對角線上,讓茶桌顯得更加優(yōu)雅。除了提升品味和格調(diào),還可以保護桌面,是近幾年開始興起的一種茶席布置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