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毛峰和毛尖在產(chǎn)地、加工方式、口感、種類上均有不同,二者均屬于綠茶類,但毛峰是黃山特產(chǎn),而毛尖是河南信陽特產(chǎn),地域上的差別,也造成其口感不同。
一、 產(chǎn)地不同:
首先毛峰是安徽黃山特產(chǎn),信陽毛尖產(chǎn)自河南信陽,兩種茶的地域就不同。
黃山毛峰出產(chǎn)在安徽黃山,黃山風(fēng)景優(yōu)美,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霧多,其自然條件優(yōu)越,茶樹能得到云霧的滋潤,沒有寒暑的侵襲,孕育出良好的品質(zhì)。黃山毛峰采制十分精細。制成的毛峰茶外形細扁微曲,狀如雀舌,帶有金黃色魚葉;芽肥壯、均勻、整齊、多毫,色澤嫩綠微黃而且油潤,俗稱象牙色。黃山毛峰品質(zhì)優(yōu)異,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信陽毛尖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并以細、圓、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濃、湯色綠的獨特風(fēng)格而享譽中外,而且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腦、去膩消食等多種保健功效。
二、形狀不同:
黃山毛峰茶條索緊細彎曲,色澤翠綠多毫。香氣清香持久,湯色嫩綠明亮,滋味鮮爽回甘,葉底綠亮勻整。毛峰的外形有一芽,俗稱黃山毛尖,目前此茶當(dāng)?shù)匾押苌儆腥瞬烧?一芽一葉,品名“黃山雀舌”,形如雀舌色如象牙,湯色象牙色。毛尖茶外形條索細、圓、緊、直,色澤翠綠,白毫顯露。
三、茶樹種類不同:
黃山毛峰屬于大中葉種茶樹,信陽毛尖屬于小葉種茶樹。
四、采摘時間不同:
黃山毛峰的采摘時間大多是谷雨之后,而信陽毛尖一般在谷雨之前。
五、口感不同:
黃山毛峰屬于炒青綠茶,外形微卷,狀似雀舌,綠中泛黃,銀毫顯露,且?guī)в薪瘘S色魚葉(俗稱黃金片)。入杯沖泡霧氣結(jié)頂,湯色清碧微黃,葉底黃綠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氣如蘭,韻味深長。
信陽毛尖外形緊細圓直,有白毫顯露,色澤翠綠,湯色清澈,香氣清高,滋味鮮醇回甘,以香高味濃著稱。
六、制作工藝不同:
黃山毛峰的制造分系摘系摘、殺青、揉捻、干燥烘焙四道工序。只不過在制作工藝上的不同,所以在外形上難免會有一些差異,傳統(tǒng)工藝的毛峰在烘培的時候分毛火和足火兩個程序,毛火用明炭火,足火用暗炭火烘焙,但是現(xiàn)代工藝呢的毛峰所用烘干機烘干。
毛尖的沖泡方法:
1、潔器
在泡信陽毛尖之前需先用開水澆燙茶具,起到高溫消毒的作用,不僅能去除茶具的異味,還有助揮發(fā)茶香。
2、晾水
信陽毛尖多采用1芽1葉制成,茶質(zhì)細嫩,因此沖泡信陽毛尖,水溫不宜過高,以80度左右為宜。水溫過高就會燙傷茶芽,從而導(dǎo)致維生素C類物質(zhì)大量流失,滋味不夠鮮美。
3、賞茶
信陽毛尖茶形細圓、緊直,白毫顯盛,湯綠味濃,香氣清高。沖泡信陽毛尖前,可以先細細觀賞其獨特的品質(zhì)特征。
4、注水
沖泡信陽毛尖,一般采用中投法來沖泡,先倒入三分之一玻璃杯的開水,然后再置茶。
5、置茶
置茶又稱香茗入宮,人們通常把一個個玻璃杯譽為晶瑩透亮的水晶宮,每杯置茶量在3-5克左右。
6、沖泡
沖泡信陽毛尖,講究“高沖水,低斟茶”的原則。往玻璃杯中注水的時候,需高提水壺,讓開水自高點下注,使信陽毛尖茶葉在壺內(nèi)翻滾、散開,讓茶葉中的有機物質(zhì)充分釋放出來。
7、賞色
沖泡后的信陽毛尖,茶湯色澤嫩綠油潤,葉底嫩勻、柔軟,芽葉成朵,時而上浮,時而下沉,十分生動好看。
8、聞香
信陽毛尖頭泡香高,二泡味濃,沖泡后,香氣高爽、鮮嫩持久,有純濃的板栗香。
9、品茶
品飲信陽毛尖茶,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嘗,細細品綴,入口味苦,旋而回甘,繼之醇厚鮮爽,彌留于齒頰之間,令人心曠神怡,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