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涉邊交易,政府為了減少度量衡方面的糾紛,制定了標準化措施,古代稱茶餅為圓茶(即七子餅),七子餅的重量定為357克,則每筒和每籃的重量更接近整數(shù),如一筒重7片×357克/片,約等于2.5公斤;一籃重12筒×2.499公斤/筒=29.988公斤約等于30公斤。
七子餅茶357克的由來:
普洱茶興于兩千年前的古人,盛于清朝時期的皇族,普洱茶餅,也有稱七子餅茶的,每餅重357克,古代涉邊交易,政府為了減少度量衡方面的糾紛,制定了強制性的標準化措施,目的是便于統(tǒng)計,便于征稅,便于交易。古代稱茶餅為圓茶(即七子餅),每桶7圓5斤重,所以每圓平分得357克。
建國后,七子餅的重量定為357克,則每筒和每籃的重量更接近整數(shù),如“一筒重7片×357克/片約等于2.5公斤;一籃重12筒×2.499公斤/筒=29.988公斤約等于30公斤。這樣一來,原本零碎的數(shù)字在加和之后就成為一個整數(shù),便于普洱茶生產(chǎn)廠家的進銷管理。所以普洱茶餅的357克重量就是這樣定下來的。
其他茶文化方面深度解讀:有人從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解讀了357,寓意是:3+5+7等于15。15是相聚的日子,象征團圓,15為月圓之日。
關于七子餅茶357克的由來沒有明確的說法,以上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