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是一種比較嬌貴的消費品,溫度、濕度、光線等諸多因素都會影響其品質(zhì)。
如果保存不當,就會造成其顏色發(fā)暗,香氣散失,味道不佳,甚至發(fā)霉,使茶葉提前過期,影響到其作為商品的經(jīng)濟價值和飲用口感,甚至還會影響到飲茶者的健康。
以下是貯茶時的4個注意事項:
1.低溫
溫度能加快茶葉的自動氧化,使得茶葉的香氣、湯色、滋味等發(fā)生很大的變化,溫度越高,變質(zhì)越快,茶葉外觀色澤越容易變深變暗。
尤其是在南方,一到夏季,氣溫便會升到40℃以上,即使茶葉已經(jīng)放在陰涼干燥處保存了,也會很快變質(zhì),使得綠茶不綠,紅茶不鮮,花茶不香。因此要維持或延長茶葉的保質(zhì)期,茶葉需要低溫保存。
低溫保存可降低茶葉中各種成分的氧化過程,有效減緩茶葉變褐及陳化。儲藏茶葉的適宜溫度為5℃以下。
當然,低溫保存茶葉并不是說溫度越低越好。一般來講,茶葉保存的適宜冷藏溫度在0℃~5℃之間。
2.避光
光線照射也會對茶葉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光照會加速茶葉中各種化學反應的進行。茶葉中含有葉綠素等物,經(jīng)光線照射后易退色,與光接觸會發(fā)生光合作用,引起茶葉氧化變質(zhì),使茶葉的色澤變暗沉。
因此,茶葉必須遮光保存,以防止葉綠素和其他成分發(fā)生光合作用,日常包裝材料也要選用能遮光者。
3.干燥
茶能夠輕易地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具有很強的吸濕性。在溫度較高、微生物活動頻繁的月份,一旦茶葉含水量超過10%,茶葉便會發(fā)霉,色香味俱失,不再適宜飲用。如果茶葉不慎吸水受潮,輕者失去香味,重者發(fā)生霉變。
因此茶葉從一開始必須在干燥的環(huán)境下保存,不能受水分侵襲。
干燥有兩層含義,一是貯存的環(huán)境要相對干燥,二是茶葉貯存前含水量要控制在一定程度。
家庭買回的小包裝茶,無論是復合薄膜袋裝茶或是聽罐包裝茶,都必須放在干燥的地方。
如果是散裝茶,可用干凈白紙包好,置于有干燥劑的罐、壇中,口蓋密封。
4.隔絕空氣
茶葉不僅容易吸水,空氣中的氧氣也很容易和茶葉進行氧化反應,使茶葉在短時間內(nèi)發(fā)生陳化。除此之外,茶葉具有很強的吸附性,因此,保存茶葉還要做到隔絕空氣。
因此,保存茶葉最好有專門的冷藏庫,如果必須和其他物品放在一起,也應該注意完全密封,嚴禁茶葉周圍放有化妝品、藥品、樟腦球等類似的具有強烈氣味的物品,以免茶葉吸附異味,影響茶質(zhì)。
.
無論茶葉以哪種方式存儲,都需要注意以上四個事項。
這樣才可以有效地保證茶葉質(zhì)量,減緩茶葉的變質(zhì)速度,使人們更安心地體會品茶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