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藏茶葉應注意密封、避光、溫度、濕度、避光、防異味,首先存茶需要將其密封(普洱茶、黑茶除外),然后裝入干凈的容器內(nèi),如鐵罐、錫罐、紫砂罐等,之后再根據(jù)茶葉種類選擇常溫或冷藏存放,其次放置的地方要整潔、無異味。
一般而言,茶葉品質容易受溫度、濕度、氧氣、光線和包裝的影響,當然存放時也要放在干凈、整潔的地方,遠離有異味的地方。
溫度
據(jù)實驗表明,溫度每升高10℃,茶葉褐變的速度要增加3~5倍。10℃以下的貯藏可抑制褐變進程。
茶葉在0℃~5℃的環(huán)境下保存一年,多酚類物質僅減少1.53%,水分也僅增加0.23%,而常溫貯藏的茶葉,多酚類物質含量減少2.45%,下降幅度比低溫貯藏高66%,水分含量增加1.41%,增加幅度比低溫高6倍以上。
如果你記不住這堆數(shù)字,只需記住一個點:0℃~5℃的存放環(huán)境是最適宜的(綠茶、黃茶、輕度發(fā)酵的烏龍茶)。
含水量
研究證實,相同貯藏條件下,當茶葉含水量在3%左右時,水分子呈單分子層狀態(tài),相當于給茶葉蒙上了一層保護的“面膜”,減慢氧化速度,但當含水量超過6%時,水分不但起不到保護膜的作用,反而會讓葉綠素迅速降解,茶多酚自動氧化,品質明顯下降。
所以,控制茶葉含水量是保持茶葉品質的重要條件。在生產(chǎn)中,茶葉含水量一般在3%~5%之間,最高不超過6%(用手可捻成茶末的程度),名優(yōu)高檔綠茶可適當提高,貯藏時,相對濕度在10~45%之間,增濕最小。
氧氣
氧氣在空氣中占21%,雖然它是人類不可或缺的氣體,但對茶葉并不友好。
它能夠對茶葉中的多酚類物質、葉綠素、維生素等物質進行氧化,影響茶葉的色澤和口感,還會促進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使茶葉發(fā)生霉變。
根據(jù)研究,含氧1%的條件下,綠茶貯藏4個月,湯色幾乎不變,但是含氧量如果提升到5%,湯色就會有很大變化。
所以要防止茶葉自動氧化,就要將茶葉和氧氣隔離。
通常的辦法是密封前要先抽真空,抽氣充氮或二氧化碳,但由于成本及操作問題,目前普遍采用的是除氧劑保鮮法。
光線
茶葉貯藏時,光線會對茶葉色素和脂類物質進行氧化,在玻璃容器或透明塑料薄膜袋存放的茶葉,會因紫外線的照射生成我們通常所說的“日曬味”,影響茶葉品質。
所以,貯藏茶葉時要選用不透光的包裝材料,而且要避免強光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