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亚日韩精品影视|亚洲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亚洲AV一本通在线播放|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无码|国产精品亚洲专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产精品高清线久久dvd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農業(yè)新聞 » 國內動態(tài) » 正文

山東德州:一個“噸糧市”的綠色追求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7-08-12  來源:中國農業(yè)新聞網-農民日報  瀏覽次數(shù):82837
內容摘要:去年以來,隨著玉米價格走低,不少地方農民的種糧效益下滑嚴重。然而,7月上旬,記者在山東省德州市糧食綠色高產創(chuàng)建示范方內采訪
 去年以來,隨著玉米價格走低,不少地方農民的種糧效益下滑嚴重。然而,7月上旬,記者在山東省德州市糧食綠色高產創(chuàng)建示范方內采訪時,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情景。“地力有保障,節(jié)本增效有辦法,烘干倉儲解決后顧之憂,種訂單糧價格也能高一點兒。咱一年的種糧毛收入,每畝仍然有將近3000元,純收入每畝約1200元。”在武城縣甲馬營鎮(zhèn),志遠糧棉種植合作社理事長牛文忠告訴記者。

深入采訪得知,牛文忠之所以仍然能夠獲得可觀的種糧收入,其背后發(fā)揮作用的是德州著力建立的兩大保障體系:一是推進藏糧于地、藏糧于技,通過持續(xù)加碼高標準農田建設,完善糧田“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渠相連、旱能澆、澇能排、地力足、災能減”八大生產功能,推廣成套綠色生產技術;二是不斷完善專業(yè)化社會化服務體系,在機耕機播、田間管理、植保收獲、烘干倉儲等生產全過程中,都為種糧農民提供完善的服務,在大幅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提高糧食產量和品質。

藏糧于地:整合涉農資金打造高標準農田

乘車穿行在齊河縣的“農業(yè)部80萬畝糧食綠色高產高效創(chuàng)建示范區(qū)”,在綠色的玉米海洋中,平整的機耕路、標準化的水渠和林網點綴其間,每50畝一眼機井、每200畝一個生產網格,走上大半個小時也望不到頭。“這還僅僅是能看見的,看不見的是每5000畝一支專家隊伍和每5萬畝一套集氣象、墑情、蟲情信息測報于一體的綜合服務站。”同行的齊河縣農業(yè)局副局長朱志軍說。

據介紹,自2015年開始,齊河采取集中整合項目資金和縣鄉(xiāng)財政投入相結合的方式,累計投資8.6億元,推進“農業(yè)部80萬畝糧食綠色高產高效創(chuàng)建示范區(qū)”建設工程,并重點打造提升30萬畝核心區(qū)基礎設施的承載能力和社會化服務水平,確保實現(xiàn)“田成方”等八大生產功能。

“落實藏糧于地戰(zhàn)略,高標準農田建設要不斷加碼。”齊河縣縣委書記曲峰說。今年,齊河又籌資3.9億元,在80萬畝示范區(qū)啟動了40萬畝提升工程。其中,在胡官屯鎮(zhèn)建設固定式“水肥一體化”節(jié)水示范片1萬畝;在齊河縣潤豐源農業(yè)灌溉專業(yè)合作社建設中心支軸式大型噴灌設施為主的示范片兩萬畝,示范推廣節(jié)水、節(jié)肥、增產的綠色新模式。

齊河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進程,是德州市深入推進糧食綠色高產創(chuàng)建的縮影。據德州市農業(yè)局局長郭平銀介紹,截至今年6月,德州已累計建成糧食綠色高產創(chuàng)建項目區(qū)268萬畝;2015年以來,已整合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土地綜合治理、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農業(yè)綜合開發(fā)土地治理、小農水重點縣工程等項目,累計投入23.9億元。

藏糧于技:推廣成套綠色高效生產技術

武城縣為民糧棉種植合作社理事長李慶雙告訴記者:“這幾年玉米價格較低,一斤就七八毛錢,合作社就在節(jié)本增效上想辦法。恰好,縣農業(yè)局引進了中國農科院的綠色高效生產技術,化肥、農藥和人工都減下來了,每畝產量則穩(wěn)定在1400斤以上。”

李慶雙應用的技術,可概括為“農機農藝八配套、科學播種六融合、綠色防控四結合”。“八配套”即“優(yōu)質包衣種子+科學播種+綠色防控+化控抗逆+適時晚收+收儲減損+全程機械化+全程信息化管理”;“六融合”即“搶時+測土配方肥+增施有機肥+深松免耕+多層施肥+等行密植播種”;“四結合”即“農業(yè)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

據中國農科院作科所研究員黃長玲介紹,應用這項技術,可使玉米生產收到“三減一增”的效果:畝減少化肥使用量10%、農藥使用量10%、人工1個左右,同時保證畝產在700到800公斤。

據了解,武城應用該項技術的農戶,可節(jié)約成本120元/畝;在土壤肥力較好的地塊,每畝還可實現(xiàn)增產增效100元,即可增收220元。

“玉米上推廣‘八配套、六融合、四結合’,小麥上推廣‘農機農藝八配套、科學施肥四精準’,這都是中國農科院最先進的成套生產技術。”武城縣農業(yè)局局長張學豐說,“而且,這些看似很新的集成技術,全部實現(xiàn)了‘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農民掌握起來很容易。”

德州市農業(yè)局副局長張連臣說,近年來,德州為加快推廣先進技術,一是對接農科院所,推行“院地合作”,專門成立了院地合作辦公室,國家、山東和德州三級農科院所,在農業(yè)部主導的國家農業(yè)創(chuàng)新聯(lián)盟平臺上聯(lián)合開展工作。二是對接新型經營主體,推行“科社合作”,把新型經營主體的規(guī)?;洜I農田,變成先進科技的示范田和樣板田。依靠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德州已成為整建制糧食生產“噸糧市”,近年來小麥、玉米平均單產分別穩(wěn)定在543公斤/畝、598公斤/畝以上。

全程服務:用“節(jié)本+提質”詮釋綠色高效內涵

7月3日下午,在齊河縣劉橋鎮(zhèn)西楊村的田間地頭,8臺自走式長桿植保機械正在作業(yè)。“全村約3000畝地,全部購買了合作社的管理服務。拿本次植保來說,兩天就能完成。”村黨支部書記、年豐糧食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李化莊說,“而且,依靠合作社的統(tǒng)一服務,先進生產技術落了地,每畝地用肥量和用藥量,都減少一半以上。”

種糧10畝的村民焦德利介紹說:“自己打藥,不算人工,每畝成本接近20元,效果也不好。而合作社提供專業(yè)化服務,每畝收費才15元。原先自己種地,一季小麥的生產成本得600塊錢?,F(xiàn)在,全程托管給合作社,一季的服務費才380元,政府還補貼100元。”

全程專業(yè)化服務,讓成套的綠色生產技術輕松落了地,不僅讓農民“節(jié)了本”,還讓糧食“提了質”。在武城縣,生產環(huán)節(jié)的全程專業(yè)化服務,解決了糧食從種到收的“綠色”問題;25家糧食烘干倉儲經營主體,7000噸的日烘干能力,則解決了糧食晾曬儲存過程中的“綠色”問題。

張學豐介紹說,自然晾曬的糧食,往往損耗率在10%以上,還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而專業(yè)烘干的糧食,含水量均衡、容重高、破損率低、耐儲存。現(xiàn)在,很多大企業(yè)專門收購經過專業(yè)烘干的糧食,收購價格普遍高出晾曬糧0.1元/斤。

靠著這些,德州的種糧大戶們才有種糧增收的底氣。李慶雙今年種糧1100畝,今年小麥平均畝產在1300斤左右,因是為“濟麥22”和“魯原502”繁育良種,收購價為1.35元/斤,一季小麥的畝銷售收入就達1755元。正常年份,玉米平均畝產可達1500斤,平均售價在0.8元/斤以上,一季玉米的畝銷售收入也有1200元??鄢s1000元/畝的生產成本和800元/畝的土地流轉費用,他每畝的種糧純收入約為1200元。

記者手記

作為整建制的“噸糧市”,山東省德州市是全國糧食生產的老典型了。近年來,作為推進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舉措,德州推進“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zhàn)略,強化產能建設,提出了“綠色高產創(chuàng)建”理念。在具體的生產實際中,這一理念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呢?

高標準農田是基礎。機耕路、出水口、排水渠、節(jié)水灌溉設備、專業(yè)技術服務等,全部送到地頭。只有具備這樣的“高標準”,其他綠色元素才能順利落地。

先進生產技術是關鍵。一套先進的播種機械,可以確保“測土配方肥+增施有機肥+深松免耕+多層施肥+等行密植播種”等成套技術一次性落地;一次植保行為,可以融合農業(yè)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等多項措施……這是綠色生產技術的題中之義。

在確保不減產的前提下實現(xiàn)“節(jié)本”。推廣精量播種,播種量減少約1/3;發(fā)展節(jié)水灌溉,實現(xiàn)大幅度的省時、省工、省水;通過精準施肥和施用配方肥,化肥用量減少將近一半;通過專業(yè)化植保服務,農藥用量節(jié)省一半以上……這些都是綠色生產的直接體現(xiàn)。

用優(yōu)質實現(xiàn)增效,這是綠色的價值體現(xiàn)。先進的生產技術可以提高糧食產量,專業(yè)化的烘干倉儲可以提高糧食質量等等,這些都是體現(xiàn)綠色生產價值的具體事例。

農村網  責任編輯:農村網
 

      溫馨提示:您正在瀏覽的文章是“山東德州:一個“噸糧市”的綠色追求”
      原載地址:http://m.elitesmokeshopnj.com/news/20170812/55015.html
      版權聲明:本網站刊載的資訊由網友提供分享,資訊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表示農村網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建議。網友轉載請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處。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lián)系。對于農村網的原創(chuàng)作品,受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版權屬于農村網所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及作者。凡用于商業(yè)用途需征得書面同意,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 新聞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新聞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方式 | 使用協(xié)議 | 版權隱私 | 幫助中心 | 網站地圖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工信部信軟〔2015〕440號   農市發(fā)[2016]2號   國發(fā)〔2015〕40號   農發(fā)〔2017〕1號   中央一號文件
     
    民权县| 图们市| 象山县| 江达县| 陆良县| 宣汉县| 公主岭市| 吉水县| 城固县| 林州市| 蚌埠市| 会昌县| 新余市| 浦县| 兴文县| 大新县| 孝感市| 西峡县| 永善县| 宜宾市| 隆子县| 永兴县| 井陉县| 息烽县| 陈巴尔虎旗| 门源| 阿巴嘎旗| 巴东县| 当雄县| 鄂尔多斯市| 房山区| 日照市| 临澧县| 大新县| 兰考县| 循化| 高密市| 临城县| 醴陵市| 远安县| 陇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