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壺紫砂壺的種類:扁西施壺、全手工西施壺、六方西施壺、小西施壺、六方西施壺、筋紋西施壺、螺旋西施壺、顧景舟西施壺、唐羽西施壺、牡丹西施壺、冰紋西施壺、竹節(jié)西施壺、荷花西施壺。
西施壺主要特點有哪些?
壺身圓潤,截蓋,短流喻為殷桃小嘴,扁圓長把呈倒耳狀,壺蓋與壺身結合為圓球體,壺蓋上有圓球型壺鈕,純潔而富有生機,孕育著未來,初稱為“西子乳”,后人覺得不雅,改稱倒把“西施壺”。
西施壺的線條簡練俊美、大氣寬懷。以壺鈕中心的透氣孔為起點,一條弧線舒緩地向外延伸,先緩后激,到壺體的三分之一處,峰回路轉,到圈足嘎然而止,平底作結,不見一點交界之痕,我們領略西施之美,但是上帝給你打開一扇門,就會關上另外一扇窗。西施壺倒水時壺蓋容易流口水,收水時難以做到干凈利落,壺型之設計決定了先天不足。西施壺由誰最開始做的?
根據所查到的歷史文獻,西施壺最早由徐友泉所制,徐友泉,名士衡,明萬歷年和康熙年間(1570年到1619年)人物,繼供春后,趙梁,董翰,元暢,時朋為“明四家”,再時大彬大家之后制壺名人,徐友泉是時大彬之高徒,他自喻自己的技藝遠不如時大彬,但他創(chuàng)造的“西施壺”在紫砂歷史上,真正的舉足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