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很多其他日本傳統(tǒng)技藝一樣,鐵壺最初也是從中國傳入日本的。大家都知道發(fā)生在唐朝時期的鑒真東渡的故事,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隨著佛教文化一同漂洋過海隨后被發(fā)揚光大的,還有綠茶樹種與制茶方法、茶道,以及鐵壺的原型釜的制作工藝。現(xiàn)在我們就逐本溯源,找一下鐵壺的由來和演變。鐵壺在最初,就是鍋。中國古時候的鍋造型種類繁多,包括鼎、鬲、甑、釜、甗、鬶等。
鼎
鼎是早期的主要的炊具之一,主要是用來煮肉和調和五味。
甑
甑就是底面有孔的深腹盆,是用來蒸飯的器皿,甑只有和鬲、鼎、釜等炊具組合起來才能使用,相當于現(xiàn)在的蒸鍋。
鬲
鬲的外形似鼎,但是三足內空,目的是為了增大受熱面積。
鬶
鬶的功用與鬲相同,但是它有尖嘴和把手,無需借助于勺就可以直接將煮好的食物倒到餐具里且不會濺灑。
釜
釜實際就是圜底的鍋。釜單獨使用時,需懸掛起來在底下燒火,大多數(shù)情況下,釜是放置在灶上使用。“釜底抽薪”一詞,已表明了它作為炊具的用途。
鐵釜
鐵釜傳到日本后,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日本人沒有對鐵釜進行改造,只是遵循他們在中國學到的制造方法,使用方式延續(xù)著。常見鐵釜的形態(tài)見下圖:
蓋子叫法
①掬蓋②一文字蓋③盛蓋④恵明蓋⑤掛子蓋⑥茫蓋
鐵釜是沒有壺嘴和壺把的,煮沸的水需要用小竹勺舀出來,用起來很不方便,直到大約四百年前,日本盛岡南部藩主,因為對茶道的熱衷,在他的南部轄區(qū)內,聘任了許多制釜師,開始嘗試自己制作茶具。后來就有聰明人把鐵釜的一面造出了一個向外倒水的壺嘴,俗稱為:流。又在釜的上面安了一個能將釜提起來的提梁。這樣再用鐵器煮水倒水清理釜底就大大便利了。這樣的鐵器就叫叫做手取釜,據(jù)史料記載手取釜最早出現(xiàn)在延慶2年(1309年)的室町時代,手取釜的用途多為藥用。手取釜是室町幕府時代的作品,與現(xiàn)在的鐵瓶不同的是底部有三足為支撐點。
在1750年代,現(xiàn)代的鐵瓶由三代小泉仁左衛(wèi)門設計制作成型,三代小泉也就成為了現(xiàn)代鐵瓶的締造者。在日本江戶末期(1860年代),六代小泉制作了惠比壽大黑大入葉文鐵瓶,這個作品是針對商家販賣而特別設計的作品。各商家也對此作品有著極高的評價,并且把六代小泉所制作的作品稱之為南部鐵瓶。從此鐵瓶在普通大眾間也不斷的普及,南部鐵瓶也名聲大噪。
大正9年(1920年)鐵瓶生產(chǎn)也達到了最鼎盛的時期。因此,各大鐵瓶制作釜師相聚一堂開展了鐵瓶制作討論會,并且邀請多位茶道名家作為審查員鑒賞作品。但是由于釜師制作的作品設計非常獨特不適合日本茶道精神,所以茶道名家建議釜師在鉆研制作技巧的同時也應該學習日本茶道文化。在這些釜師中最為突出的就是13代鈴木盛久(1896~1976),13代盛久接受了茶道名家的建議,不單學習了茶道,并且自己也建了一所小茶室對茶道文化進行了刻苦的鉆研。最終,13代盛久把茶道文化融入了作品之中,他的作品得到了廣泛的好評,并且被授予了無形文化財保持者(人間國寶)的稱號。盛久最經(jīng)典的代表作日之丸也是融合了茶道文化后孕育而成的作品。
明治時期以后,南部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