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的保質(zhì)期都會標(biāo)注在包裝袋上,如果是大廠生產(chǎn)的茶葉,外包裝上都有,如果是一般的廠生產(chǎn)的,或者買的散裝的,就只能靠感官去審評了,一看,二聞,三品。
茶葉保質(zhì)期的辨別:
1、看茶葉的形狀,
在沖泡后也要留意茶葉形狀,若茶葉伸展后葉形仍完整諸如一芽一葉,一芽兩葉者,則表明是好茶葉,多為人工采摘,人工采摘方式較機(jī)械采摘更能使茶葉保持完整。若以機(jī)械采茶,則因為茶葉葉面破裂損壞,則沖泡后的茶湯更顯苦澀。在一罐好茶葉中,茶梗、茶角、黃片及其它雜質(zhì)含量不得超過2%。
2、細(xì)聞干茶的香味,
在尚未沖泡茶葉之前,可在開罐時細(xì)心感受干茶的芳香,也可抓取一些茶葉放置在掌心,細(xì)聞茶香。
3、在茶湯滋味中感受真正的好茶,
茶湯的顏色會隨著加工過程的不同而有差異,但不論是何種顏色,好茶色澤清澈明亮,若有混濁不清或呈暗色者則不是好茶葉。在同種茶種中,若浸出物較高濃度者,則為好茶葉。另外,在品嘗茶湯時,若較少苦澀之味、而具甘醇沁心的感覺,喝完之后口中茶香彌久不散,且具生津止渴之效,則為好茶葉。
4、觀察茶葉葉底,
沖泡過的茶葉稱為葉底,在品嘗茶湯后,可觀察葉底,借此判斷茶葉品質(zhì)。在提供試泡的茶葉店內(nèi),消費者可借此來判斷茶葉的品質(zhì)。若茶葉沖泡后很快展開,表示茶菁多為老葉,不是好茶葉,假如葉底破碎雜亂,也可反映茶湯的味道,導(dǎo)致它味道平淡不濃郁且不耐沖泡,在幾次回沖之后,就無色無味了。
新茶的辨別
新茶要看外形:
條索明亮,大小、粗細(xì)、長短均勻者為上品;條索枯暗、外形不整,甚至有茶梗、茶籽者為下品。細(xì)實、芽頭多、鋒苗銳利的茶葉嫩度高;粗松、老葉多、葉肪隆起的茶葉嫩度低。扁形茶以平扁光滑者為好,粗、枯、短者為次;條形茶以條索緊細(xì)、圓直、勻齊者為好,粗糙、扭曲、短碎者為次;顆粒茶以圓滿結(jié)實者為好,松散塊者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