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狀不同
黃蜆子學(xué)名青柳蛤,形狀為斧型;花蛤?qū)W名菲律賓簾蛤,形狀略呈橢圓形。兩者相比,黃蜆的個頭比蛤蜊膨脹,殼形棱角更加分明,幾近似等腰三角形,殼頂連接軸也更加高大、突出。
二、顏色不同
黃蜆子外殼呈黃色,有暗黃色斑點(diǎn),肉呈黃色;花蛤外殼有白色、黃色、棕色、淺褐色、深褐色,有時帶有放射線、條紋、大斑點(diǎn)或深褐色鋸齒花紋,殼內(nèi)白色、粉紅色、淡灰色或肉紅色。兩者相比,花蛤外殼比黃蜆子顏色多,紋理方向更為豐富。
三、產(chǎn)地不同
黃蜆子主要產(chǎn)于鴨綠江口周圍的黃海東部淺海、低鹽、泥沙海岸環(huán)境中;花蛤廣泛分布在中國南北海區(qū),棲息在潮間帶粗沙及小礫石灘以及潮下帶泥沙底。
四、吃法不同
黃蜆子在烹飪中適宜于熗拌、白煮、清炒等多種方法,最好的吃法還是炭火燒烤;花蛤的吃法很多,可以蒸、煮、爆炒、煲湯等,常用的吃法是爆炒。
五、食用部分不同
黃蜆子最好吃的不是肉,而是體內(nèi)的汁,古人認(rèn)為這是食之精液,而且肉質(zhì)由于殼體內(nèi)容空間闊大,顯得鮮嫩而軟滑,吃起來更有滿足感;花蛤的肉更加緊實有嚼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