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要農業(yè)不要農民,這句話的意思并不是直指淘汰老農,扶持新農,當下的時代新的技術,新的模式,新的發(fā)展趨勢,也可以綜合起來利用嘛,眼下在農村不有很多有想法的農民在搞合作社嗎,且很多都在實現互聯網+的模式,這不就是實現了由老農轉新農的典型例子嘛,請問這樣的農業(yè)掙不到錢?請問這是不是農業(yè)?綜上其實淘汰的不是農民,而只是在新的時代里跟不上時代的舊版本!
很多的農業(yè)政策現在就是,對外進口低價糧食,慢慢拖下去,你的土地也就種點蔬菜,等慢慢的沒人種地了,他再來低價收土地。相當多南方人到了東北都知道東北米好吃,而且在南方很多非本土菜系的餐館都會宣傳自己用的是所謂東北大米。土地絕對不會可能出現私有化,每次王朝興替都與土地有關,土地確權根本就是,把土地使用權與擁有權和承包權剝離出來,擁有權還是農民,使用權和承包權可以是大戶,相當于大戶租賃農民的土地。
部分偏遠地區(qū)已經沒有人中了,技術還是原始的技術,種出來的稻米收的低,去掉化肥,人工、農藥、基本保本,你說忙活了大半個年,搞個保本,還累死人,誰還種天,什么都漲價,就是稻不漲, 現在田差不多一半都被人包去養(yǎng)龍蝦去了,家里都是老人也干不動了。還有比較偏激的辦法,比如可以修改憲法,變集體為全民所有!當然不會這么激進,國家會想辦法把農民工擠出農村,減少農村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