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條紋葉枯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水稻系統(tǒng)性病毒病害,水稻一旦感病基本無法防治。植株一旦感病,最好是將其踩入泥土、或拔除深埋或燒毀,以減少或消滅毒源,防止病害擴展。苗期發(fā)病,先在心葉基部出現黃白斑,后病斑向上擴展,形成黃綠相間、與葉脈平行的條紋,心葉細弱扭曲,呈紙捻狀,彎曲下垂。分蘗期發(fā)病一般在心葉下一葉基部出現褐綠黃斑,后擴大成不規(guī)則黃條斑;拔節(jié)后發(fā)病,僅在上部葉片或心葉基部出現退綠黃白斑,后擴大成不規(guī)則條斑,最后植株黃化死亡。稻田后期部分干枯,不抽穗或半抽穗,癟谷多。病毒主要由灰飛虱傳播,白背飛虱也可傳毒。育秧前防治前茬(如麥田)灰飛虱;秧田期和移栽后7~10天加強灰飛虱防治。
防治方法。一方面采取農業(yè)防治,調整稻田耕作制度和作物布局,實施“治麥田,保秧田”措施,防治好灰飛虱,切斷病源傳播途徑。另一方面,用藥劑防治。具體方法:移栽稻在播種后7~10天,每畝使用5%氟蟲腈懸浮劑40~50毫升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克,與速效性強的藥劑如40%毒死蜱乳油80~100毫升等進行混用,隔7天視蟲情開展第二次防治,移栽前2~3天要全面用好起身藥,做到帶藥移栽;直播稻在一葉一心至二葉期進行第一次防治。
防治方法。一方面采取農業(yè)防治,調整稻田耕作制度和作物布局,實施“治麥田,保秧田”措施,防治好灰飛虱,切斷病源傳播途徑。另一方面,用藥劑防治。具體方法:移栽稻在播種后7~10天,每畝使用5%氟蟲腈懸浮劑40~50毫升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克,與速效性強的藥劑如40%毒死蜱乳油80~100毫升等進行混用,隔7天視蟲情開展第二次防治,移栽前2~3天要全面用好起身藥,做到帶藥移栽;直播稻在一葉一心至二葉期進行第一次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