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利網站訊 近日,位于黃河最下游的山東省東營市82.67萬畝小麥喜獲豐收,平均畝產達433公斤,創(chuàng)歷史新高。對于如何獲得這樣好的收成?據東營市農業(yè)部門的有關專家稱,除加強田間管理外,最主要的是黃河水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去冬今春以來,東營市出現了嚴重干旱,全市降雨量比常年偏少52.4%,其中,連續(xù)5個月沒有有效降雨。針對嚴峻的抗旱形勢,該市加大抗旱工作力度,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黃河河務部門與市水利局密切配合,互相協作,全力搶引搶用黃河水,有力地保證了農業(yè)用水需求。一是認識到位,組織到位,全市春灌引水工作實現高保障。二是超前運作,“早”字當頭,早春引水實現開門紅。三是搶抓機遇,突擊引水,農業(yè)用水高峰期引水實現新突破。四是統籌兼顧,重點突出,全市春灌突破44864萬立方米,較常年同期多引水1870萬立方米,為全市82.67萬畝麥田春灌提供了有力的供水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