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近期特殊氣候影響,尤其“梅花”臺風十分有利外來“兩遷”害蟲大量遷入降落我地,當前中稻正處于孕穗期,長勢好,肥力足,十分有利于稻縱卷葉螟和稻飛虱的發(fā)生為害。同時由于我縣優(yōu)質稻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主要品種均不抗稻瘟病和稻曲病,導致兩病發(fā)生逐年加重,普遍率越來越高,尤其是稻曲病已成為我縣中稻主要病害之一。若水稻抽穗、揚花期間陰雨多,雨量大,將會導致兩病的大流行,全縣糧食將會減產(chǎn)15%以上。
對此嚴峻態(tài)勢,確保今年我縣糧食增產(chǎn)豐收必須做好以下幾點植保措施:一是,做好“兩病”的預防。防治穗頸瘟在中稻破口露穗時開始施藥,若破口齊穗期有3天以上陰雨,必須搶晴施藥預防,做到寧早勿晚。畝用20%三環(huán)唑100克或25%咪酰胺60―100毫升兌水50公斤或55%硅唑?多菌靈(杜邦升氏?)8000倍液均勻噴于穗部預防穗頸瘟;預防稻曲病分別在抽穗前7天和破口露穗期畝用銅高尚30毫升兌水30公斤,或15%三唑醇(劍牌斑銹靈)60克或30%苯丙?丙環(huán)唑15-25毫升兌水50公斤,或20%井岡霉素粉劑40克,加磷酸二氫鉀100克兌水50公斤均勻噴于稻穗部。二是,做好“兩蟲”的打壓。四(三)代稻縱卷葉螟和五(四)代稻飛虱在我地為主害代,正是我地中稻形成產(chǎn)量的關鍵時期,一旦持續(xù)降雨過程,兩遷害蟲有落地成災大爆發(fā)的可能。因此在8月10-15日對稻縱卷葉螟達標田塊做好必要的防治,畝用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康寬?)10毫升或3%阿維菌素水乳劑(劍力?)12-18克,或5%阿維?殺鈴脲(縱跡無?)懸浮劑每畝60-90克兌水50公斤以上,均勻噴在稻株上部。為確保防治效果,在防治時一定要打足水量。防治四代稻飛虱在8月中下旬畝用25%吡蚜酮(神約?)或25克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25克或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3克兌水50公斤噴霧。重發(fā)田塊(百蔸蟲量超過3000頭)或以高齡若蟲和成蟲為主的達標田塊每畝再加上48%毒死蜱乳油80-100毫升防治一次,噴霧時均勻噴在稻株中下部,對密度大、長勢好田塊進行分廂(1m―1.2m)噴藥,施藥后稻田應保持淺水5―7天。無水田塊畝用80%敵敵畏乳油300毫升拌細土15公斤撒毒土熏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