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在出現嚴重芹菜滯銷的鄭州市中牟縣,由于市政府出臺了最低保護價收購舉措,在中牟縣明山廟蔬菜交易市場,前些日子每斤跌到幾分錢的芹菜收購價格已經回升到每斤0.1元至0.12元。
保護價收購農民可保本
在中牟縣明山廟蔬菜交易市場,裝滿芹菜的三輪車、農用運輸車排成了長隊,等待收購過秤的堤彎劉村菜農馬喜樓說:“這么好的芹菜,十天前一斤只能賣六七分錢,這幾天,政府保護價出臺以來,每斤收購價不低于1毛錢,一畝地收15000斤,可以賣1500元,基本收回了種菜的本錢,心里安慰多了。”
中牟縣政府委托河南萬邦國際農產品流通公司承擔保護價托底收購,以每斤一毛錢收購芹菜,政府將根據市場差價給予該企業(yè)補貼。
河南萬邦國際農產品流通公司董事長楊廣立告訴記者,目前該公司每天匯集40輛貨車,在中牟收購200多噸芹菜銷往河南省各地和西部省份,已經明顯起到了市場價格支撐作用,其他經銷商的芹菜收購價格也在提高。一些菜農也告訴記者,有的經銷商芹菜收購價已提高到了0.11元至0.12元。
今年70歲的中牟縣菜農王豐閣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斤按平均1毛計算,每畝地只能賣1000多塊,而種芹菜的成本也要1000多塊,也就是說1斤1毛錢才能夠本,還不算人工。
需建立長效機制
“菜貴傷民,菜賤傷農??傮w上看,菜價貴仍是菜籃子問題的主要矛盾,而這次多種因素疊加突發(fā)的蔬菜滯銷,暴露出蔬菜產、運、銷各環(huán)節(jié)存在的問題,政府必須重視。”在現場調研的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連維良說,今天出問題的是芹菜,但是如果不建立蔬菜生產運銷的長效保障機制,明天出問題的可能是大蒜、西瓜等等。
同是種植芹菜的中牟縣官渡鎮(zhèn)大段莊村加入村里的“邦民菜農合作社”的四十多家農戶卻家家年收入超過5萬元。在菜農王艷興家的蔬菜大棚里,王艷興與連維良一起探討蔬菜種植銷售賺錢的訣竅時說,菜農合作社與幾家城市超市建立了長期供菜合同,確定各家種什么品種,種多少量,種植戶要確保不施有毒農藥,保障質量,他家種的一畝芹菜今年4月份前就銷售完了,每斤賣價接近1元錢。
調研中受菜農實踐啟發(fā),連維良提出了他的思路:在生產環(huán)節(jié),把農民組織起來,建立合作社等產業(yè)化組織,提升蔬菜生產的質量和水平至關重要;流通環(huán)節(jié),除了運用和完善“市場這只手”,政府更要擔起保護菜農利益的責任,不僅要以保護價解決眼下的菜賤傷農問題,而且要研究“蔬菜收購保護價”的形成機制;在完善市場機制的同時,要在城市建立蔬菜種植基地的直銷點,提高政府的調控能力。此外,必須研究盡快建立大宗蔬菜生產的政策性保險基金,有效化解蔬菜生產的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
由于上年芹菜價格高漲,種植量有所增加,難以儲存錯季銷售的芹菜集中上市,加上油價提升運費,導致蔬菜經銷商減少,作為河南芹菜主產地之一中牟縣進入4月份以來出現了嚴重的芹菜滯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