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按照棉籽殼72%、木屑15%、麩皮10%、石膏粉1%、過磷酸鈣1%、多菌靈1%這樣的比例進行配料。培養(yǎng)料的含水量控制在60-65%左右、PH調為7-7.5比較好,拌料后進行堆料3-5天;然后把培養(yǎng)料鋪放在床架上,鋪放的厚度要合理;播種的時候要用穴播的方式,播種完之后再撒上一層菌種進行覆蓋。
一、平菇的種植技術與配料方法
1、先按照棉籽殼72%、木屑15%、麩皮10%、石膏粉1%、過磷酸鈣1%、多菌靈1%這樣的比例進行配料。把棉籽殼用2%的石灰水浸泡12-24小時左右,然后撈出瀝干在與其它輔料攪拌均勻。
2、培養(yǎng)料的含水量控制在60-65%左右、PH調為7-7.5比較好。拌料后進行堆料3-5天,期間溫度在70℃左右的時候需要進行進行翻料,避免溫度過高。
3、把床架底部鋪一層農(nóng)用的薄膜,然后把培養(yǎng)料鋪在床架上,用木板拍緊實。培養(yǎng)料的厚度大約為10-15厘米,氣溫比較高的時候培養(yǎng)料的厚度稍微薄一點,氣溫比較低的時候培養(yǎng)料的厚度稍微厚一點。
4、然后進行播種,播種用穴播的方式,距離大約5-8厘米,深度大約3-5厘米。播種完之后再撒上一層菌種進行覆蓋,然后在床面上鋪一層報紙蓋上薄膜即可。
5、在播種之后菇房的溫度控制在15-20℃,相對濕度控制在70%左右。如果溫度太高可以適當揭開薄膜進行通風降溫,在播種10天之后可以每天揭開薄膜1-2次,每次揭開薄膜20分鐘左右。
6、在播種30-40天之后菌絲會長滿培養(yǎng)料,在這個時候會出現(xiàn)像葡萄狀的平菇子實體原基,可去掉覆蓋在料面的薄膜,控制菇房溫度在15℃左右,相對濕度控制在90%左右,加強菇房通風換氣,經(jīng)過一個星期左右就可以采收了。
二、平菇出菇期間怎樣管理
1、平菇菌絲長滿之后要把菌袋堆放成排,一般堆4-7層高。當袋口處有小菇蕾形成的時候,要及時除去袋口的報紙,在小菇蕾形成初期,可以少量多次向菇房空中噴霧狀水,這樣可以保持地面濕潤,但是不能向菇蕾噴水。
2、當菇蕾分化出菇蓋、菇柄的時候才可以噴霧化水,并且要少噴、細噴。同時還要保持地面濕潤,當菇蓋長到3厘米以上的時候才可以噴水到菇體上。在平菇出菇期間菇房的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5-95%比較合適。
3、當平菇長到菌蓋邊緣而且沒有完全展開的時候要及時采收。在采收完一潮菇之后,需要停止噴水3-7天,這樣可以促進菌絲生長和菌包轉潮出菇,等菌包有菇蕾出現(xiàn)的時候再適當噴水,這樣可以刺激新一潮菇體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