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屬小喬木、稀灌木,高4-10米;樹皮淺灰色或帶綠色,平滑;小枝綠色,光滑無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葉邊常具小銳鋸齒,灰綠色?;▎紊蛴袝r2朵同生于1芽內(nèi),直徑2-2.5厘米,香味濃,先于葉開放;花萼通常紅褐色,但有些品種的花萼為綠色或綠紫色;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紅色。果實近球形,直徑2-3厘米,黃色或綠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與核粘貼;核橢圓形,兩側(cè)微扁。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那么梅花的藥用價值有哪些?
一、梅花的藥用價值有哪些?
疏肝解郁,開胃生津,化痰。主用于郁悶心煩、肝胃氣痛、梅核氣、瘰疬瘡毒。
1、《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首先指出梅的藥用價值:“梅實味酸平,主治下氣,除熱煩滿,安心,止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蝕惡肉。”
2、梅果因加工方法不同,成品有白梅、烏梅之分。后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shù)》中即記載了這種加工方法。作白梅法:“梅子酸,核初成時摘取,夜以鹽汁漬之,晝則日曝。凡作十宿、十浸、十曝,便成矣。”作烏梅法:“亦以梅子核初成時摘取,籠盛,于突上熏之,令干即成矣。”
3、明代著名藥物學家李時珍認為:烏梅能“斂肺澀腸,止久嗽瀉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腫涌痰,殺蟲,解魚毒、馬汗毒、硫黃毒。”白梅則“治中風驚癇,喉痹痰厥僵仆,牙關(guān)緊閉者,取梅肉揩擦牙齦,涎出即開。又治瀉痢煩渴,霍亂吐下,下血血崩。”
4、由此可見梅的藥用范圍很廣。近代醫(yī)學界研究表明,梅的花蕾能開胃散郁,生津化痰,活血解毒;根研末可治黃疸。烏梅肉具斂肺澀腸,殺蟲生津功能,并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霍亂弧菌等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5、梅花主含揮發(fā)油,苯甲醛、異丁香油酚、苯甲酸。烏梅主含檸檬酸、谷甾醇,成熟后含氫氰酸。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傷寒、副傷寒、痢疾、結(jié)核等桿菌及皮膚真菌均有抑制作用,且能減少豚鼠蛋白質(zhì)過敏性休克死亡的發(fā)生。
二、梅花的食用方法
1、梅花粥
做法:取綠梅花5克,粳米80克,先將粳米煮成粥,再加入綠梅花,煮沸兩三分鐘即可,每餐吃一碗,可連吃三五天。
功效:綠梅花性平,能舒肝理氣,激發(fā)食欲。食欲減退者食用效果頗佳,健康者食用則精力倍增。
2、梅花雞塊湯
做法:熟雞塊去骨,切成小塊,將鮮湯倒入鍋中煮。湯內(nèi)放進雞塊、蘑菇、豌豆,燒開后,放鹽調(diào)好口味,再撒入梅花瓣,微微沸騰后,即可食用。
功效:梅花可促進胃腸蠕動,增加食欲,幫助消化,具有一定的健胃作用;與雞塊一起燉湯更有補益身體的功效。
貼士:因為梅花花質(zhì)輕氣芳香,易揮發(fā),所以,當梅花入粥或者燉湯時,都不宜時間過長,以免影響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