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亚日韩精品影视|亚洲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亚洲AV一本通在线播放|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无码|国产精品亚洲专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产精品高清线久久dvd

 
當前位置: 首頁 » 農業(yè)問答 » 農業(yè) » 正文

海參池塘養(yǎng)殖生產管理要點有哪些?農村農業(yè)部給出最新指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20-08-05  瀏覽次數:8359
內容摘要:河北、遼寧、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海南農業(yè)農村廳,福建海洋與漁業(yè)局,大連、青島、寧波市農業(yè)農村局,青島市海洋發(fā)展局:為進一步推進海參養(yǎng)殖業(yè)綠色高質量發(fā)展,切實加強養(yǎng)殖海參質量安全監(jiān)管,我局會同

河北、遼寧、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海南農業(yè)農村廳,福建海洋與漁業(yè)局,大連、青島、寧波市農業(yè)農村局,青島市海洋發(fā)展局:

為進一步推進海參養(yǎng)殖業(yè)綠色高質量發(fā)展,切實加強養(yǎng)殖海參質量安全監(jiān)管,我局會同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組織海參健康養(yǎng)殖、病害防治等領域專家,制定了《海參池塘養(yǎng)殖生產管理指引》,現(xiàn)予以發(fā)布。

海參池塘養(yǎng)殖生產管理要點有哪些

請你廳(局)組織本轄區(qū)內行政、執(zhí)法、推廣和科研等單位,結合當前海參養(yǎng)殖違法違規(guī)用藥專項整治行動和規(guī)范用藥科普下鄉(xiāng)活動,利用各類媒介開展宣傳和培訓,營造良好社會氛圍,確保養(yǎng)殖海參質量安全。

農業(yè)農村部漁業(yè)漁政管理局

2020年8月2日

一、日常養(yǎng)殖管理

(一)清塘

新池塘建成后及投放苗種前,均需進行清塘,舊池塘一般2-3年清塘一次。將池塘、溝渠積水排凈,反復沖洗清除池底污物、雜物,挖出過多淤泥,然后封閘曬池1周以上,期間再次翻耕,把底層未氧化的底泥翻到表層繼續(xù)氧化,使有機物徹底分解。曬池后對池塘進行徹底消毒,以殺死蟹類、野雜魚類等敵害生物,并防止藻類大量滋生。消毒要求使用生石灰及次氯酸鈉溶液(水產用)、含氯石灰(水產用)等國家已批準的水產養(yǎng)殖用獸藥,按照產品說明書的用法用量,兌水全池潑灑,浸泡7-10天后將水排出,再引入海水浸泡2-3天,將水排出,重復進排水1-2次。嚴禁使用敵敵畏等農藥、原料藥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進行消毒。

(二)基礎餌料培養(yǎng)

根據養(yǎng)殖海區(qū)水質肥瘦,放養(yǎng)海參苗種前可提前10天放進海水,以利于底棲硅藻等單胞藻類繁殖,為海參苗種提供充足的基礎餌料。按45-75千克/公頃的用量施用氮磷比為5:1-10:1的復合肥進行池水施肥??筛鶕m當調整,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50cm左右,投放到水中硝酸鹽含量低于10mg/L。不得使用未經國家登記注冊的化學或生物肥料。

(三)苗種投放

1.苗種選擇

苗種應購自具有《水產苗種生產許可證》的級以上水產原良種場或育苗生產單位。購買的苗種須具有苗種產地檢疫合格證。選購時應注意同批次苗種規(guī)格整齊,以體長2cm以上,活力與附著力強,經刺激反應靈敏,收縮有力。

2.投苗時機

春季4-5月份池塘水溫達到10℃以上,秋季10-11月份池塘水溫22℃以下時投放。放苗以早上或傍晚為宜,并做到四不放,即“下雨天不放、大風天不放、高溫天氣不放、陽光過強不放”。

3.投苗規(guī)格及密度

春季海參苗種規(guī)格以50-300頭/千克為宜,控制放苗密度45000-120000頭/公頃左右。秋季放苗以20-100頭/千克為宜,控制放苗密度45000-48000頭/公頃左右。放苗密度依池塘條件和參苗大小合理調整。

4.投苗方法

投放大批海參苗種前可先投放少量苗種進行試驗,觀察7天左右,看活動、攝食等無異常后再大量投放。投苗時注意購苗地與池塘水溫差應不超過2℃,鹽度差不超過5‰。投苗時將海參苗種均勻灑放到參礁所在水域,3天以內觀察海參苗種分布、活動、攝食與存活情況。

(四)水質調控

按時觀測水色、水溫、水位、鹽度、pH值、底層溶解氧及池塘內藻類生長情況,同時仔細觀察海參攝食活動與便型等狀況。根據潮水周期和水質情況及時進行換水。大雨過后要及時排出表層低鹽度水,池塘內外水溫差別較大時要避免換水或少換水。春、秋季水位保持1m-1.5m,夏眠、冬眠期間水位要盡量保持1.8m以上。主要水質理化指標要求如下:

1.溶解氧:要求達到3.5mg/L以上,當2.0mg/L以下時,幼參參體不伸展,附著力減弱,易下沉池底,低于1mg/L時,易引起海參死亡。

2.鹽度:海參適宜生長鹽度為28-32‰,若長期處于低鹽、高鹽狀態(tài)(小于22‰、大于38‰),導致海參生長緩慢,抗逆能力降低,發(fā)生病害。

3.pH:7.8-8.5之間生長較好,小于7.2或大于9時,幼參活力減弱、生長停止,易造成死亡。

4.氨氮:半致死濃度為1.65mg/L,pH值越高,則未離解氨的比例越大。非離子氨能抑制海參苗種正常生長發(fā)育,降低對疾病的抵抗力。

5.硫化氫:底泥、殘餌、尸體、糞便以及有機物的腐敗分解是硫化氫的主要來源,安全濃度為0.002mg/L以下。

(五)飼料投喂

海參在春、秋季水溫10℃-20℃時生長速度最快,基礎餌料不足時可人工投喂飼料,投喂量根據海參攝食和生長快慢情況調整,一般每次投喂海參體重0.5%左右,每7-10天投喂一次,水溫超過20℃時的夏眠期間和低于5℃時的冬眠期間停止投喂。嚴格遵守《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人工餌料由馬尾藻粉、鼠尾藻粉、海帶粉、魚粉等原料按一定比例復合配制而成,或使用商品化海參專用人工配合飼料,一般粗蛋白在18-25%范圍內,脂肪不超過5%。投喂的海參飼料衛(wèi)生標準應符合《飼料衛(wèi)生標準》(GB13078-2017),質量標準應符合《刺參配合飼料》(SC/T2037-2006)等相關規(guī)定。

(六)病害防治

1.預防措施:防止投餌過多,保持池底和水質清潔,防止發(fā)生腐皮綜合癥等病害。適當提高水深,降低池水透明度,預防大型藻類滋生,及時清除池塘中大型藻類,防止藻類死亡腐爛后造成池底環(huán)境惡化。夏季可通過增加池塘水深、降低池塘透明度以及敷設遮陽網、使用池塘降溫裝備等措施預防高溫災害。利用地籠或在夜間利用燈光等方式誘捕蟹類等敵害生物,減少養(yǎng)殖池塘中敵害生物量。

2.治療措施:應使用國家批準的水產養(yǎng)殖用獸藥,嚴格按照說明書用法用量使用,禁止使用假、劣獸藥以及國家禁用藥品和其他化合物。嚴格執(zhí)行休藥期制度。

海參池塘養(yǎng)殖生產管理要點有哪些

(七)生物敵害防除

養(yǎng)殖過程中要定時清塘,控制進水時機,并在進水口處設孔徑1cm-2cm的鐵絲網以過濾水草和雜物,在不影響濾水的情況下,增設2-3道30-50目的聚乙烯網攔截過濾大型藻類及魚蝦蟹等敵害生物。

1.滸苔等大型藻類:初春時要控制藻菌相,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cm左右,能夠有效防止黃管菜等大型藻類大量繁生。如池塘中有大型藻類繁生可先及時采用人工撈除,嚴禁施用除草(藻)劑等農藥。

2.魚蝦蟹類等生物敵害:蝦蟹類可采用地籠網誘捕,肉食性魚類可以用粘網或鉤釣捕殺,發(fā)現(xiàn)海星要撿出池外曬干。

二、其他技術要點

(一)汛期養(yǎng)殖注意事項

養(yǎng)殖池塘設置排淡閥(閘),汛期集中降雨時迅速排掉池塘頂部的淡水層。汛期后徹底清除腐敗雜藻,密切監(jiān)測養(yǎng)殖池水溶解氧情況,低于3mg/L時可采取機械增氧方法增氧。

(二)夏季養(yǎng)殖注意事項

高溫期應增加池水深度至1.8米以上,避免水溫隨氣溫驟變。面積小于4公頃的池塘高溫期可加蓋遮陽網,鋪設面積占池塘面積的3/5-2/3為宜,遮陽網距離水面高度大于1.5m。也可使用低溫水管降溫,同時又能增加池水溶氧,可有效降低水溫1-2℃。為防止夏季高溫致死,可將池塘中的海參轉移到度夏車間暫養(yǎng),待池塘水溫適宜時移回。

(三)冬季養(yǎng)殖注意事項

冬季應增加池水水深至1.8米以上,封冰后要及時打通氣孔,及時清除冰面積雪,增加池水透明度,增強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定期監(jiān)測溶解氧,保證海參不會因缺氧發(fā)生死亡現(xiàn)象或氧氣超飽和導致海參病害發(fā)生。及時巡塘,防止池塘閘門漏水。

以上指引供參考,海參養(yǎng)殖生產請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標準。

農村網  責任編輯:農村網
 

      溫馨提示:您正在瀏覽的文章是“海參池塘養(yǎng)殖生產管理要點有哪些?農村農業(yè)部給出最新指引!”
      原載地址:http://m.elitesmokeshopnj.com/wenda/17617.html
      版權聲明:本網站刊載的資訊由網友提供分享,資訊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表示農村網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建議。網友轉載請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處。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lián)系。對于農村網的原創(chuàng)作品,受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版權屬于農村網所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及作者。凡用于商業(yè)用途需征得書面同意,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 農業(yè)問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農業(yè)問答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方式 | 使用協(xié)議 | 版權隱私 | 幫助中心 | 網站地圖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工信部信軟〔2015〕440號   農市發(fā)[2016]2號   國發(fā)〔2015〕40號   農發(fā)〔2017〕1號   中央一號文件
     
    宜川县| 郴州市| 博爱县| 呈贡县| 竹北市| 宁国市| 宜兰县| 陆良县| 定襄县| 镇雄县| 元江| 原阳县| 靖远县| 延寿县| 富裕县| 都江堰市| 泸定县| 霍州市| 左权县| 青海省| 息烽县| 安顺市| 安化县| 桦川县| 云南省| 铁岭县| 周宁县| 曲麻莱县| 闸北区| 禹城市| 友谊县| 石门县| 临澧县| 深圳市| 铜川市| 泰和县| 青川县| 和田市| 左贡县| 万载县| 资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