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椒又叫做山花椒等,是一種小型的落葉喬木,因其枝葉披散延長狀若藤蔓而得名,由于其根、莖、葉、果和種子均可藥用且具有一定的祛風散寒、行氣止痛等作用,而在我國大部分地均有種植,但是有的種植戶在種植時遇到了一些問題,那么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藤椒種植六大注意事項吧:
一、選擇土壤
藤椒種植地的排水性要較好、土壤肥沃、土質松軟和水源豐富,其次就是種植地附近的光照要較為充足并且最好是中性或酸性土壤,堿性土壤還是不太適合種植藤椒,還有就是前茬作物不要是豆科類植物同時還不能重茬,否則容易出現(xiàn)病害而且生長的還不好。
二、栽種時間
藤椒其實一般都是在春季和秋季進行栽種,這兩個季節(jié)栽種的成活率會高很多,春季一般是在土壤解凍之后地表溫度回升的時候栽種,通常就是在每年的3月份左右的時候;而秋季一般是在9-10月份進行,當然一般是選在下雨之后進行,如果沒降雨的話還是再緩緩。
三、備苗
藤椒苗的準備主要是為了提高苗木種植的成活率,首先在挖苗的時候最好是用鋤頭進行垂直挖,深度不宜低于20厘米否則會傷到苗木的根系,如果挖出的藤椒苗根系不完整的話這會影響到栽種的成活率,還有就是如果不是立馬進行栽種的話還需要將苗木用薄膜包好以免出現(xiàn)失水的現(xiàn)象,但如果苗木出現(xiàn)失水就需要立馬將苗木放入水中讓它充分的吸收水分,否則就會死亡。
四、栽苗
在藤椒栽種的時候也是有講究的,首先要挖好定植坑,坑一般是深50厘米左右,然后再將苗木放入坑中,在周圍撒入細土并且用腳將土壓實,千萬不能用鋤頭捶打地面來進行壓實這樣會影響苗木成活,栽種之后就需要進行澆水促進幼苗新的根系的生長。
五、水分
藤椒具有喜濕潤的特點,那么也就是說在它的生長過程中對水分的需求量還是比較大的,尤其是在藤椒幼苗的培育期間要經(jīng)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同時芽要避免田間出現(xiàn)積水影響幼苗的生長和發(fā)育,遇到強降雨天氣也要及時的進行排水。
六、栽種密度
藤椒栽種的密度也是需要注意的問題,首先合理的栽種密度可以保證田間的通透性且提高藤椒的產(chǎn)量,其次就是方便田間管理操作還有就是方便后期采收,一般情況下一畝的話最好是栽種藤椒25-30株,也就是說每株間的距離差不多是5米,每行間的距離也是5米。
總結:以上便是關于藤椒種植六大注意事項的相關介紹了,種植戶在種植時可參考以上六大注意事項來進行種植,希望對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