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當農作物在收獲之后,是會在田地當中留下一堆堆的秸稈的。在數年之前我們處理這些秸稈的方法就是焚燒,但是近些年隨著人們環(huán)保意識的加強,在加上對于秸稈再利用技術的不斷提升,更多的省市都開始加強了秸稈綜合利用工作,讓這些秸稈有了更多的利用方式。

在12月9日,吉林省農業(yè)農村廳舉辦了全省秸稈農用化利用技術培訓班,更好的推廣秸稈農用化利用技術,從而進一步的推進秸稈農用化利用措施。在這次的培訓班上,吉林省農科院的任軍研究員、路楊副研究員,吉林農大楊連玉教授分別就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利用主要技術模式作了專題講座。而這些技術模式也都是經過了一定的實踐檢驗,更加符合吉林省實際情況,是具有相當廣發(fā)的推廣價值,也能夠更加有效的解決吉林省秸稈農用化利用問題。
其實秸稈不僅是一種很多人眼中的廢棄物也是一種資源,如果用好了秸稈的話也將賦予秸稈更多的效益,在某種程度是能夠帶來更大的二次利用效益。吉林省也是我國重要的農業(yè)大省,這里一年的秸稈產量相當大,但是出口少、處理難也始終是吉林省秸稈處理利用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省農業(yè)農村廳要求各地本著因地制宜、多措并舉的原則,充分發(fā)揮政府行政部門和技術推廣單位作用,根據當地農業(yè)生產條件和氣候特點,統(tǒng)籌謀劃,強力推進,加大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等農用化技術模式推廣應用,為推進秸稈農用化利用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在吉林省秸稈肥料化利用的主要形式就是推廣保護性耕作,同時還積極推廣秸稈深翻還田和旋耕還田、創(chuàng)新推進秸稈堆漚還田、加大秸稈飼料化利用力度,從而讓吉林省的秸稈農用化利用走上一條順暢的發(fā)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