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亚日韩精品影视|亚洲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亚洲AV一本通在线播放|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无码|国产精品亚洲专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产精品高清线久久dvd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農業(yè)新聞 » 國內動態(tài) » 正文

塔瑪村里的“小康紅”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20-09-28  來源:農民日報  瀏覽次數:8846
內容摘要:距離京城3000公里之外的世界屋脊,天高云淡。處暑后的西藏,早晚已有絲絲涼意。但這里的生活呈現(xiàn)給人們的,正如日中的暖陽,一派

距離京城3000公里之外的世界屋脊,天高云淡。處暑后的西藏,早晚已有絲絲涼意。但這里的生活呈現(xiàn)給人們的,正如日中的暖陽,一派欣欣向榮,生機勃發(fā)的景象。

2015年底,按照國家人均可支配收入2300元的現(xiàn)行貧困標準,西藏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有62.8萬人,74個縣(區(qū))均為國家級貧困縣(區(qū)),貧困發(fā)生率為25.32%,高出全國19.62個百分點,整體處于深度貧困狀態(tài),是全國唯一的省級集中連片貧困地區(qū)。

2019年底,西藏74個縣(區(qū))全部脫貧摘帽,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退出。四年時間,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244元提高到12951元。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1499.51元增加到2019年的9328.04元,年均增速高出全區(qū)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多個百分點。

雪域高原何以蝶變?塔瑪村的成就發(fā)展或許可以揭曉答案。

抓住機遇 集體經濟突飛猛進

塔瑪村位于拉薩市城關區(qū),轄區(qū)面積4.6平方公里,有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2279人,其中,常住人口2057戶3285人,本村村民2021人,流動人口6973人,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2015年集體經濟收入1037萬元,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萬元。

2000年以前,塔瑪村還是一個連1萬元村集體收入都沒有的貧窮村落。但是到了2019年,塔瑪村的集體經濟收入便已經達到了5500多萬元,全村固定資產超過7億元,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萬元。

為何會有這樣的變化?在全國人大代表、塔瑪村黨委書記格桑卓嘎看來,這樣的變化得益于國家的政策幫扶和村民們能夠抓住拉薩東城新區(qū)建設的機遇。

“2015年以來的這五年是發(fā)展最快的,到了今天,我們村的入學率、醫(yī)療保險參保率、養(yǎng)老保險參保率都達到了100%。”格桑卓嘎告訴記者,無論是教育還是醫(yī)療,塔瑪村的村民都不會因看不起病、上不起學而發(fā)愁。

“上學付不起學費在我們這不存在。”教育方面,塔瑪村目前共有在校大學生92人,學費都由城關區(qū)財政予以補貼。不僅高校,其他各級學校都是如此,均衡教育得到了保證。醫(yī)療方面,格桑卓嘎告訴記者,此前,醫(yī)療報銷比例是60%,2019年改革后,村民們報銷的比例提升到了90%。

走在村里,嶄新寬闊的藏式房屋格外顯眼,氣派又不失民族特色?,F(xiàn)在村民們住的這些漂亮的院落是2017年建成的。幾年前,西藏大學征用塔瑪村部分土地后,政府劃撥了現(xiàn)在的土地為村民建設新居。與此同時,塔瑪村以拉薩市東城新區(qū)建設為契機,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康村。

造福村民 收益分紅共同富裕

格桑卓嘎自1979年當村干部開始,至今已有41年。她告訴記者,2015年塔瑪村已經開始給村民分紅了,第一年人均分紅4000元-5000元,到了2019年底人均分紅達1.1萬元左右。

不僅如此,村里還通過集體經濟的收益給60歲以上老人發(fā)放養(yǎng)老補貼,標準為每人每年2000元。這樣一來,在塔瑪村60歲以上的老人僅養(yǎng)老補貼就可以領各級養(yǎng)老金。其中,國家養(yǎng)老補貼為每人每月180元,拉薩市城關區(qū)本級財政每人每月發(fā)放960元。以61歲的扎桑和64歲的米瑪為例,僅養(yǎng)老補貼,每人每年就有13680元,再算上集體經濟分紅和征地補償款的入股分紅,以及在林芝當公安的兒子兒媳不時看望,老兩口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記者了解到,塔瑪村集體經濟、農牧民人均收入每年同比增長分別為78.3%、13.8%,基本實現(xiàn)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目標。

集體經濟的發(fā)展直接讓村內的貧困戶收益。在建檔立卡貧困戶加雷家中,記者見到了有半人之高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明白卡”。今年61歲的加雷因自身發(fā)展動力不足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于2016年脫貧。但脫貧不脫政策,在屬于她的“明白卡”上,清晰記錄著脫貧后加雷收入的詳細情況:2016年家庭人均收入分別為8395元、13113.5元、12526元、20330元;在“扶貧受益”列表中,有如下記錄:產業(yè)分紅2070元(三大產業(yè)分紅)+8500元、勞務收入6000元、生態(tài)崗位3500元、其他收入260元(定向補貼)……

與此同時,加雷作為雙聯(lián)戶的戶長每月也有500元的津貼。記者了解到,雙聯(lián)戶就是黨委與政府走群眾路線,加強基層社會建設、創(chuàng)新基層社會治理、增強基層組織活力、暢通基層信息渠道、拓寬基層致富門路的一項工作,家家聯(lián)戶,共創(chuàng)和諧社會。

扎桑、米瑪夫婦和加雷只是塔瑪村幸福村民的一個縮影。通過壯大集體經濟,塔瑪村還富于民,讓村民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一心向黨 日子紅火奔赴小康

塔瑪村的名字,是在2000年由“沖拉村”改名而來。從那時開始,全村人集中精力搞經濟建設,先后開辦起旅館、農家樂、花卉市場、沙石場等村辦企業(yè),日子逐步走向正軌。在群眾的一致要求下,村名正式改為“塔瑪村”。“在藏語里,‘塔瑪’意為紅旗,村名寓意著全體村民一心向黨、希望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格桑卓嘎告訴記者。

扎桑告訴記者,她希望未來能更健康更快樂地生活。“因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如今無論是住的地方還是生活條件都有很大的改善,出行有老人卡,看病有保障。生活小康了,要有好的身體來享受,所以要健康地生活下去。”

日子紅火,紅心向黨,塔瑪村里的“小康紅”,正成為村民小康路上的一抹亮麗底色,也成為西藏脫貧攻堅背景下巨大變化的一個縮影。
 

農村網  責任編輯:農村網
 

      溫馨提示:您正在瀏覽的文章是“塔瑪村里的“小康紅””
      原載地址:http://m.elitesmokeshopnj.com/news/20200928/78617.html
      版權聲明:本網站刊載的資訊由網友提供分享,資訊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表示農村網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建議。網友轉載請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處。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lián)系。對于農村網的原創(chuàng)作品,受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版權屬于農村網所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及作者。凡用于商業(yè)用途需征得書面同意,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 新聞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新聞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方式 | 使用協(xié)議 | 版權隱私 | 幫助中心 | 網站地圖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工信部信軟〔2015〕440號   農市發(fā)[2016]2號   國發(fā)〔2015〕40號   農發(fā)〔2017〕1號   中央一號文件
     
    华池县| 石楼县| 巨鹿县| 济阳县| 水城县| 黑山县| 弥渡县| 同德县| 金溪县| 博白县| 周宁县| 清河县| 旬阳县| 元谋县| 扎兰屯市| 深水埗区| 郴州市| 巴中市| 邛崃市| 吉林市| 丰台区| 克什克腾旗| 西和县| 龙门县| 云阳县| 江达县| 河源市| 呼玛县| 藁城市| 临潭县| 白朗县| 赤壁市| 永昌县| 盈江县| 阿勒泰市| 同心县| 兴义市| 康定县| 永和县| 大同县| 民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