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邛崍市高埂街道九龍村的公墓前,前來祭祀的群眾被村里的老黨員牟保清攔下并一一勸返。早上8:00到下午6:00,最多時一天勸返3000-4000人。
大年初二到正月十五原本20多場400多桌鄉(xiāng)村壩壩宴,彭州市濛陽鎮(zhèn)溫賢根鄉(xiāng)廚團隊接下的宴席全部取消,備好的生鮮食材只能送人。
疫情來襲,婚禮延遲、團聚取消,守望相助的溫暖卻在鄉(xiāng)間蔓延,成為抵御疫情的一股暖流。
14天居家隔離
1月20日(農歷臘月廿六),在安徽務工的中江縣興隆鎮(zhèn)興青村1組村民陳財進返鄉(xiāng),因為途經武漢,到家后被村干部通知要在家隔離14天。原本打算高高興興過年的陳財進一時有些懵。“沒想到疫情這么嚴重,只能老老實實在家待著,不能因為自己害了鄉(xiāng)里鄉(xiāng)親。”陳財進說。
隔離期間,村衛(wèi)生站醫(yī)生劉漢榮、村委會主任唐仕友以及一位鎮(zhèn)干部、一位派出所民警組成的“四人關愛小組”每天都上門兩次,為陳財進量體溫,時時提醒疫情防控注意事項。
中江是人口大縣,也是勞務輸出大縣,有近50萬人長年在外務工。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打響后,中江有關部門運用公安大數(shù)據(jù)比對、村社干部拉網式摸排、村民聯(lián)防聯(lián)控和網絡信息反饋等多種渠道,鎖定從武漢或經由武漢返回中江的人員,目前全縣超過2000人正在接受居家隔離觀察。
什邡市馬祖鎮(zhèn)在武漢務工人員較多,全鎮(zhèn)現(xiàn)有121人居家隔離。涌麟村宋興平一家1月21日從武漢到家后沒出過院子,吃的、用的,缺什么都由村干部張光清負責采購送上門。除夕那天,鄉(xiāng)鄰紛紛給他家送去臘肉、香腸和各種水果,讓他既意外又溫暖。
14萬斤愛心蔬菜
1月30日晚上8:00,4輛滿載新鮮蔬菜的貨車抵達武漢市新洲區(qū),開始進行卸貨作業(yè)。這場由什邡市師古鎮(zhèn)蘇家橋村菜農潘大樹發(fā)起的千里送菜愛心活動,在各方幫助下,僅僅用時4天就把14萬斤蔬菜從四川田間地頭送到了武漢市區(qū)。
1月26日,了解到武漢市缺新鮮蔬菜,大樹在網上發(fā)出視頻,稱想送10萬斤菜給武漢市民,想找到一支愿意義務送菜的車隊。
很快,各方力量匯聚到大樹身邊:什邡忠力物流公司不僅自告奮勇千里送菜,公司老總帶著家人和50多名員工到地里幫著收菜,什邡、武漢有關部門迅速協(xié)調對接,完善相關手續(xù)。
聽說大樹要送菜,周邊菜農更是紛紛響應,有人送來蘿卜、萵筍等各類蔬菜,有人送來包裝蔬菜的袋子、儲運蔬菜必需的冰袋。
在大樹錄制的視頻里,這些參與千里送菜行動的人話不多,有的甚至不好意思摘下口罩,大部分人說“只是盡了綿薄之力”“只是小意思”。
“原本還有些擔心能不能湊夠10萬斤,結果還超出了4萬斤。”大樹說,每一個人的善意匯聚起來,才能做成這件事兒,自己只是開了個頭。
兩個人的接親路
“我在去婆家的路上,沒有接親隊,什么也沒有,就只有我跟他……”成都天府新區(qū)籍田街道長豐村李水玲拍下了這段視頻,汽車緩慢行駛著,一對新人穿著樸素,擋風玻璃前紅紅的喜字格外醒目。
李水玲和吳昊的婚期原本定在1月30日(農歷正月初六),婚禮所需物品在年前全部準備妥當,因為疫情來襲,小兩口決定延遲舉辦婚禮。他們挨個通知了親友,大家都支持他們的決定。
“即使只有1%的可能,我們也不能拿親戚朋友的健康冒險,才不會喪失這場婚禮的意義。”李水玲說。
婚禮雖然延期了,但到了接親的這一天,新郎吳昊還是早早地在自己的車窗上貼上喜字,將新娘李水玲接回家,這才有了開頭那一幕。
趁著親戚朋友都在家,春節(jié)是鄉(xiāng)村辦宴席的高峰。據(jù)記者了解,像李水玲和吳昊這樣不得不延遲婚期的不少。成都鄉(xiāng)廚協(xié)會副會長溫賢根告訴記者,彭州市500個鄉(xiāng)廚團隊,平均每個鄉(xiāng)廚正月里要辦席500桌,按要求現(xiàn)在已經全部取消。
“在政府出臺禁辦村宴政策之前,協(xié)會就號召各鄉(xiāng)廚主動勸慰主人家,等疫情過了要補辦,不必急于這一時。”溫賢根說,大家都明白,這個時候不聚才是真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