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是一種農(nóng)村田間路邊常見的野草,新鮮的植株可以作野菜食用,植株發(fā)育成熟以后,種子會長出絨毛,隨風(fēng)傳播到各個地方,然后種子會重新生根發(fā)芽。人工栽培必須要采集成熟種子,再經(jīng)過處理后播種種植新植株,所以蒲公英種子種植也會有種子采集這一重要工作。下面跟著我一起了解一下蒲公英種子的種植過程。
1、采集種子
種子的獲得,最初都是從野生種上采集的,然后通過人工栽培就能有栽培種子。所以其實可以直接在秋天采摘野生蒲公英的種子培育。在種子成熟,長出圓冠狀的毛球,趁沒有飛散,要趕緊采集,采集后,浸濕清洗掉絨毛,然后在陰涼處晾干,晾干后密封起來,等待春天播種。
2、育苗準(zhǔn)備
在育苗之前要準(zhǔn)備育苗容器,如過是少量盆栽可以直接使用,育苗盆育苗,少量播種,出土后直接培育就可以。但是大面積種植,買藥準(zhǔn)備育苗盤或者是小塑料袋做的育苗缽育苗。育苗的土壤要配制好,可以使用沙子,腐殖土、木屑、松針一起使用。要在大棚培育,要準(zhǔn)備噴壺、和遮陽網(wǎng)。
3、種子處理
種子比較細小,種皮不厚,容易發(fā)芽,但是大面積種子為了發(fā)芽整齊,可以適當(dāng)催芽。種子播種前一定要消毒,避免種子帶有病菌。種子在春季播種,催芽時間短,直接在溫水中浸泡,到種子吸水充足。警鐘前要用多菌靈溶液噴灑消毒種子。最后就可以播種。直接播種一個穴播種2到3粒種子,覆土蓋住,澆水就可以。
4、播種養(yǎng)護
播種以后,等待出芽,一般一周左右出芽整齊,出芽之前要注意澆水保濕,然后保證出芽整齊,注意放置大棚中,減弱光照,不要強光直射,一些散射光可以滿足生長。出芽以后要減少澆水,不然可能漚壞新芽,要見光一些,促進葉綠素生長。長成小苗時可以施一些淡肥水,促進小苗生長。
蒲公英種子種植,從采種開始到處理、播種、育苗的養(yǎng)護,主要就是這樣的流程,如果種植少量的蒲公英,完全可以直播,沒有大的影響。同樣會生長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