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家住內蒙古阿拉善左旗巴潤別立鎮(zhèn)的李豪年承包了350畝蔬菜大棚,里面茄子、辣椒、西紅柿、芹菜等常見蔬菜啥都有。常年的蔬菜種植讓他對價格的變化比較敏感。據他介紹,這兩天一些蔬菜價格有所上漲,但漲幅不大。
農戶:最近的菜價高也不算高,但相對一些個別品種與前幾日階段平常吃的菜比如說西紅柿梅豆這種比前幾天要漲了,大約五毛錢的樣子。最近這幾天,說不定過幾天又降了。漲價幅度也不算大。這個階段的蔬菜是比較豐富的,大片的蔬菜都上來了。
今年入夏以來,我國氣候受“厄爾尼諾”現(xiàn)象影響,南北方降雨頻繁,極大影響了很多地區(qū)的蔬菜生產。蔬菜供應量的減少以及運輸難度的增加,讓今夏的蔬菜價格一度出現(xiàn)“瘋漲”。 據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tǒng)監(jiān)測,7月上旬以來,全國蔬菜價格整體上漲明顯。分品種來看,超過七成蔬菜品種價格上漲,其中菠菜、黃瓜、生菜、四季豆、西紅柿的價格漲幅居前,均已超過20%。
山東壽光農產品物流園分析師國明茜:今年受主產區(qū)種植面積減少及頻繁降雨影響,北方貨源產量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收購價格較高,導致批發(fā)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但進入初秋后,隨著天氣轉好,蔬菜生產開始恢復。據國明茜介紹,近期蔬菜價格有所回落,但下降幅度有限,并且相比去年同期仍是高出很多。
國明茜:近期蔬菜價格呈現(xiàn)小幅下滑走勢,但與上周同期相比還是處于略漲態(tài)勢,近期價格2.84元/公斤,環(huán)比上周2.78元/公斤,漲幅2.1%,與去年同期2.1元/公斤相比,漲幅35.2%。
蔬菜價格“瘋漲”勢頭放緩,背后是蔬菜供應量的逐漸恢復。“立秋”“處暑”節(jié)氣過后,蔬菜產量就開始逐日增加,“北菜南運”更是交易繁忙。在北京水屯農副產品批發(fā)市場分析師師清才看來,穩(wěn)定的天氣和種植戶樂觀的心理預期是蔬菜供應量恢復的重要因素。
師清才:蔬菜生產已經得到有效恢復,主要原因:一是天氣因素影響,當前京城蔬菜主要依靠北京及周邊地區(qū)的供應,近日天氣持續(xù)以晴為主,日照充足,蔬菜生產速度加快,使得蔬菜從生產、采摘、運輸和上市銷售各環(huán)節(jié)的成本有所降低;二是前期蔬菜價格持續(xù)偏高,菜農種植積極性提升,生長周期短的蔬菜上市量增加,價格回落明顯;蔬菜價格的走低也屬于恢復性回落。
蔬菜價格的恢復性回落對于漸趨瘋狂的市場來說無疑是一次有益的調整。隨著蔬菜供應量的日益增加,未來蔬菜價格牽動著農戶們的心。在北京水屯農副產品批發(fā)市場分析師師清才看來,未來價格可能仍有回落的空間。
師清才:隨著天氣的持續(xù)好轉、蔬菜供應有望持續(xù)增加,因此預計后勢價格仍有回落的空間,且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不過,雖然蔬菜供應量增加,但鑒于九月份開學季的到來,市場對蔬菜的需求也會只增不減。因此,農戶們對此次的價格回落也不用太過憂心。
山東壽光農產品物流園分析師國名茜:隨著外省運營客戶增多,各大院校陸續(xù)開學,蔬菜需求也會增強。預計后期,蔬菜價格有一定的上漲空間。
蔬菜價格的漲落關系種植戶的切身利益。如何在蔬菜價格好的時候及時出售,又如何在蔬菜價格不好的時候適時調整,也是一門大學問。對此,北京水屯農副產品批發(fā)市場分析師師清才建議蔬菜種植戶,既要把握生產銷售的有利時機,也要避免盲目跟風。
師清才:目前的蔬菜價格處于同期的高位,建議菜農抓緊有利時機,投入蔬菜的生產種植,但要注意分品種錯茬種植,避免同種蔬菜集中大量上市,量多價低,農民增產不增收的現(xiàn)象發(fā)生;與此同時,可以加入農村合作社,成立農民合作組織,增加抗風險的能力,積極拓寬銷售渠道,改良種植結構,優(yōu)化種植品種,保證種有所收,收有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