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是新年,呀子伊子呀……”正月初二,上午9時余,記者來到六安市張店鎮(zhèn)松林崗村采訪。還沒到張純厚大爺家,遠遠就聽見其院子里傳來悠揚動聽的黃梅曲調。
記者推門而入,只見張大爺與女兒、女婿、外孫,正在院子里圍著一個書本大的小音箱,搶著報“曲目”。“小音箱真神奇,說啥戲名,都能聽得懂,馬上就能唱出來!”張大爺說,這個新鮮玩意是女兒、女婿剛送來的新年禮物。“他們知道我愛聽戲,特別挑了這個東西。”張大爺隨口報了《天仙配》《女駙馬》,小音箱果然一首首歡快地唱起來。
“除了黃梅戲,還會唱什么戲?”記者問。“皖西廬劇、鳳陽花鼓戲、泗州戲和徽劇,它都能唱幾首。”女婿何金賢答道。正忙著做飯的老太太聽見了,擦了擦手,從廚房小跑出來,將小音箱搶到手里。“我愛聽皖西廬劇,我來試試!”老太太報了個《二呆瓜賀新年》,“大年正月喜洋洋,清早來到貴府上……”高亢又喜氣的皖西廬劇,立馬傳了出來。“皖西廬劇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六安最具特色的地方戲,你們應該多聽聽!”老太太笑言。隨即,她又報了個著名廬劇曲目《八月桂花遍地開》,兩曲聽罷,才戀戀不舍地重新忙起來。
“這個新鮮玩意,為何能聽會唱?”記者又問。“這是個智能語音產品,用的是咱安徽科大訊飛的語音識別技術!”何金賢解釋說,科大訊飛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智能語音技術提供商,由于他們的語音技術實現(xiàn)了人機語音交互,所以人與音箱之間的溝通,就像人與人溝通一樣簡單。“小音箱有16G容量,收集了一兩千首戲曲、歌曲,內容非常豐富。”何金賢補充道。
“有沒有流行歌曲?”“當然有!”記者拿起小音箱,隨便報了個最近流行的歌曲《爸爸去哪兒》,小音箱隨即響起:“爸爸,你會不會唱《小星星》?。?rdquo;“哈哈,真有趣,太好玩了!”張大爺外孫何磊抱著小音箱,遲遲不肯松手。“能聽會唱的小音箱,大大開闊了眼界,增長了咱們的見識,這比過年送煙、送酒好多了!”張大爺感嘆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