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的醫(yī)療作用,一直是人們研究的核心話題。
公元4世紀至15世紀宗教統(tǒng)治歐洲,禁止用水浴,意大利人堅持對溫泉水質(zhì)進行較深入的科學研究,用羅馬附近的菲烏吉溫泉(訂票電話:0371-65652697)水治好了教皇邦尼菲茲八世和著名藝術大師米開朗基羅的結石病,一時傳為佳話。公元15世紀意大利人卡博洛波巴的溫泉醫(yī)療著作《意大利礦泉論》問世,公元16世紀意大利首次開始講授礦泉學的有關課程,表明意大利人的礦泉醫(yī)學發(fā)展到相當水平。公元1847年德國科學家系統(tǒng)地對礦泉進行化學分析和研究,并成立世界上最早的礦泉分析學校。

溫泉的醫(yī)療作用
法國人對時尚一直不甘人后。從16世紀起,溫泉(http://huadu.hn8868.com/)水受到法國國家和法令保護,各地都紛紛建立了溫泉醫(yī)療中心。1947年法國政府通過認可溫泉醫(yī)療的法令,溫泉也被視為是治療慢性病的輔助良方。
中國古代早在《山海經(jīng)》中就已出現(xiàn)溫泉的記載。公元1000年,唐庾在《湯泉記》中探討了溫泉形成的原因。
1400多年前,北魏時期地理學家酈道元撰寫了《水經(jīng)注》記載31處溫泉。他按溫度的不同,從低溫到高溫將溫泉分5個等級,依次為“暖”、“熱”、“炎熱特甚”、“炎熱倍甚”和“炎熱奇毒”。如“炎熱特甚”的溫泉,可以將雞、豬等動物的毛去掉;“炎熱倍甚”能把人的足部燙爛;“炎熱奇毒”泉水可以將稻米煮熟。書中還對各個溫泉的特點、礦物質(zhì)、生物等情況進行了比較詳細的敘述,如有的溫泉有硫磺氣,有的有鹽氣,有的有魚等?!端?jīng)注》多次提到溫泉可以“治百病”,如“魯山皇女湯,可以熟米,飲之愈百病”,這表明當時人們對溫泉的醫(yī)療價值已有了一定的認識。

溫泉的醫(yī)療作用
明代著名醫(yī)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則把溫泉(http://huadu.hn8868.com/)直接劃歸為藥引之一,寫下溫泉功效有:“溫泉主治諸風濕、盤骨攣縮及肌皮頑疥,手足不遂……”書中詳盡記載了廬山溫泉的性質(zhì)、作用、治療方法、適應癥及效果,對其療效、泉質(zhì)提出了精辟的見解和科學的論斷。其文曰:“廬山溫泉四孔,可以熟雞蛋。……患有疥癬、風癩、楊梅瘡者,飽食入池,久浴后出汗以旬日自愈也。”此外,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將我國的礦泉分為熱泉、冷泉、甘泉、酸泉和苦泉,是我國最早的溫泉分類學者之一。
現(xiàn)代科學研究證明,溫泉水是由大氣降水滲入地殼斷層深處,與地下熱巖漿接觸后經(jīng)過幾十年的演變、滲透,最終轉(zhuǎn)移到地表而形成的。由于各地巖漿的不同,溫泉水含有的有機成份亦不同,因此其功效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