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鯽魚十塊錢一斤,買點吧!絕對新鮮!”9月20日10時許,剛從草海撤網(wǎng)回來的李師傅和他的母親站在自家的漁船旁叫賣。然而,前來買魚的人少之又少。昨天是滇池開湖捕魚的第二天,滇池的一角——草海里有一百多艘漁船在撒網(wǎng)捕魚,同前天一樣,漁民們清晨5點多就開始出海了,然而這一天卻沒有第一天開湖那么熱鬧,雖然也有一些大魚,但總體來說魚量少,買魚的人也少,有漁民感嘆看來今年又要賠錢了。
本錢也掙不回
不打漁時就去打工
“捕魚這個行業(yè)似乎越來越不景氣了。”世代靠捕魚為生的漁民老李,指著自己昨天花了近四個小時的力氣捕上來的一小堆小鯽魚感嘆道,“這些魚能賣100多塊錢就不錯了,記得以前剛出?;貋恚蠹乙缓宥?,魚一會兒就賣光了,現(xiàn)在中午以后才能賣完回家。”
老李算了一筆賬,因為自家原先的漁船已經(jīng)壞了,為了今年捕魚,老李又花了兩千多塊錢買了一艘新漁船,再加上漁網(wǎng)費(fèi)、人工費(fèi)、維修費(fèi)等,老李今年的投入有五千多元。“往往開湖第一天情況相對來說是最好的,可昨天我也只賣了四五百塊,開湖的后幾天魚已經(jīng)捕得差不多了,大家就都不再出海了,算下來我今年也許只能賣個兩千多,又要賠錢了。”老李說到這不禁嘆了口氣,還不時地向岸上看看,看有沒有人買他的小鯽魚,而去年老李也是相同的投入,卻賺了三千多元。
在草海里打漁的漁民一般都是附近新河村的村民,很多家如老李一樣,都是捕魚世家,面對現(xiàn)在滇池一年只有十幾天的捕撈機(jī)會,漁民們紛紛改行,出去打工補(bǔ)貼家用。不打漁的時候,漁船就放在滇池的河道邊,一放基本上就是一年光景,等到下次滇池開湖時才會把漁船劃出河道。
帶孩子感受捕魚氣氛
孩子高興自己有些失望
昨天在草海邊上,人雖然沒有開湖第一天那么多,但是堤壩上還是有不少人。
常先生自己買了點小白魚和小劍魚,他說:“今天來這里買魚不是最重要的,本來是想帶著我家孩子來這里感受一下捕魚的氣氛,了解一下漁民是怎么出海的,看看他們在海上捕魚的過程,分享一下豐收的喜悅。”常先生還特意讓兒子帶了一個望遠(yuǎn)鏡,不過來了一早上的常先生頗有些失望,因為今天漁民的收獲并不大,大一點的魚也才兩斤左右。
“我兒子倒是開心得不得了,本來昨天想帶他來,一是沒有時間,二是昨天人多,孩子還小不安全。”常先生回憶起自己小時候,父親帶著自己來買魚,他說那時候魚肥人多,熱鬧得很,經(jīng)常有大魚被撈上來,每艘船回來都會有一大堆人一哄而上,現(xiàn)在與那時候比,要冷清得多,常先生特別希望接下來的幾天漁民會有大豐收。
買魚的段先生表示,自己是因為看了昨天的新報才過來買魚的,昨天段先生看到新報上介紹草海這邊的魚便宜些,買的人也挺多,而自己去年也在這里買過魚,覺得不錯,所以就過來買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