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日前召開的 “全省推進有條件的農村居民進城落戶工作座談會”上獲悉,自去年7月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大力度推進有條件的農村居民進城落戶的重大民生決策以來,農村居民進城落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開局。截至今年5月底,全省共辦理進城落戶農村居民85萬人,其中去年辦理52萬人,今年1至5月共辦理33萬人。
去年至今,我省各級、各部門按照“自愿、放寬、創(chuàng)新、深入”的思路,堅定不移地推進農村居民進城落戶工作。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到“十二五”末,全省要力爭使600萬農村居民到城鎮(zhèn)安居創(chuàng)業(yè)。從目前完成的情況來看,今年1至5月全省共辦理農村居民進城落戶33萬人,完成全年90萬人目標任務的37%,咸陽、渭南、安康、榆林等市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已超過40%,而其他市的工作進度落后于時間進度。
省人社廳要求,各地要進一步明確今年農村居民進城落戶工作總體要求,著力做好城中村居民、失地農民以及已在城鎮(zhèn)工作生活的農村居民等重點群體的進城落戶工作,積極研究制定農村籍大中專、技校在校學生進城落戶政策和農村籍退役士兵的進城落戶政策,擴大重點群體的范圍,使更多有條件、有意愿進城落戶的農村居民都能實現進城落戶的夢想。要以方便農民、服務農民為標準,簡化規(guī)范辦理程序,建立和完善信息統計制度和數據庫,做到基礎臺賬明、動態(tài)數據清、落戶狀況準,實現對農村居民進城落戶的信息化管理。同時,要進一步完善、落實農村居民進城落戶后的各項管理服務政策和措施,特別是做好有關農民宅基地和承包地的退出補償以及農村和城鎮(zhèn)各種政策的銜接。重點落實好進城農民在保障性住房、培訓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以及養(yǎng)老、醫(yī)療等社會保障政策,使農村居民進得來、留得住、過得好,打消農民想進城、怕進城的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