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在10月黃瓜、玉米、紅薯、花生、水稻、大豆等農(nóng)作物一般成熟了。1、黃瓜:可在6-8月種植,在9-10月收獲,宜在瓜條頂端由尖變圓時采收,若過早采收會影響黃瓜的風味,反之則容易影響質量。2、玉米:可在8-10月收獲,但具體的收獲時間與種植時間等因素有關。3、紅薯:通常可在6月種植,在9-10月收獲,收獲時應做好“四輕”與“五防”,即輕刨、輕裝、輕運、輕入窖、防霜凍、防雨淋、放過夜、防碰傷與防病害。
一、黃瓜
1、秋黃瓜一般可以在6-8月種植,在9-10月收獲,在采收的時候需要注意好采收的時間,一般可以在瓜條頂端由尖變圓的時候采收,因為這個時候的瓜條已充分長大且不老,是采收合適期,如果過早采收,黃瓜雖然嫩,但是汁液少,風味差,如果過晚采食,黃瓜皮又厚又硬,質量差,不太容易出售。
2、一般可以在早上采收黃瓜,因為此時黃瓜的品質脆嫩,而在收獲以及裝箱的這個過程中,則需要輕拿輕放,不宜暴力采收或者裝箱,避免對黃瓜造成損傷。而在儲藏黃瓜的時候,可以先把河灘細沙中的泥土洗凈,并放入鍋中炒干消毒,待它冷至室溫后再噴水濕潤,并把它鋪在大缸的底部,厚度一般為2-3cm,并放入已經(jīng)經(jīng)過挑選的黃瓜,隨后按照一層沙,一層黃瓜的方法擺放,然后用沙覆蓋頂部,并把容器放入陰涼室,在7-8℃的環(huán)境中,黃瓜一般能夠存放20-30天。
二、玉米
1、玉米一般可以在8-10月收獲,但是因為各地的種植時間等因素各有不同,所以還是需要根據(jù)當?shù)氐木唧w情況決定采收時間,在收獲玉米之后,需要對其過篩,將雜質除去之后再入庫儲藏,這是因為在收獲玉米的時候,一般容易有比較多的未熟粒、破碎粒及穗軸碎塊等雜質,隨后便容易積聚濕熱,然后發(fā)生發(fā)熱、生霉、有蟲害等情況。
2、在儲藏玉米的時候,應時常檢查玉米的情況,并做好防霉、防蟲的工作,如果玉米倉庫里產(chǎn)生了甜味,則要及時合理的進行翻倉,或者進行晾曬,確保能夠安全的儲藏玉米。
三、紅薯
1、一般可以在6月種植紅薯,在9-10月的時候收獲紅薯,在收獲紅薯的時候,一般需要做到“四輕”與“五防”,“四輕”指的是輕刨、輕裝、輕運與輕入窖,而“五防”則指的是防霜凍、防雨淋、放過夜、防碰傷與防病害。
2、在收獲紅薯前需要收聽天氣預報,不宜在雨天收獲且應在霜凍前收獲,避免薯塊受凍,同時還要做到當天收、當天運以及當天入窖,不能讓紅薯在地里過夜,而在入窖時,則要把破傷以及有病害的薯塊剔掉,確保能夠安全的貯藏紅薯。
四、花生
1、花生一般可以在8月下旬至10月初收獲,一般情況下,待植株的上部葉片變黃,中下部的葉片由綠色轉黃色并慢慢的脫落,莖枝的顏色轉為黃色,或者綠色的時候就可以收獲了。
2、因為剛收獲的花生,通常含有比較多的水分,因此需要及時晾曬,避免花生出現(xiàn)霉爛、變質的情況,而在儲存的過程中則要保證環(huán)境的干燥、通風,避免花生受熱發(fā)霉變質,并喪失生長能力。
五、水稻
1、水稻一般可以在7-10月收獲,一般情況下,在植株大部分的葉片由綠色變成黃色,稻穗失去綠色,穗中部的顏色變成黃色,稻粒飽滿,籽粒堅硬且變?yōu)辄S色時便可以收獲了。
2、因為剛收獲的水稻,其含水量一般比較多,因此為了避免出現(xiàn)發(fā)熱、霉變的情況,需要把稻谷攤于曬場上晾曬幾天,待含水量下降至合適的位置后再入倉。需注意,一般以在10月15日前后將水稻收獲完為宜,避免下雪,而且收獲完成的水稻也不能大堆存放,避免自身發(fā)熱,從而引起霉變,同時如果是機械收割的話,還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出現(xiàn)意外的情況。
六、大豆
1、一般可以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收獲大豆,一般情況下,在大豆的莖葉開始變成黃色,苗稈與豆莢已干且顏色呈黑褐色的時候就可以收獲了,如果收獲的太早,因為大豆還沒有完全成熟的原因,所以百粒重、蛋白質以及含油量均會降低,反之則容易導致豆莢炸開。需注意,一般建議在早上有露水的時候收割大豆,而且在將大豆割倒之后,需要輕輕的放下,其目的在于盡量避免散失籽粒。
2、不宜在中午溫度過高的時候收獲大豆,因為在溫度高的情況下,豆莢的干燥程度一般也高,稍微晃動豆莢之后便容易發(fā)生炸裂,從而帶來損失,同時當田間有比較多的綠色雜草時,一般可以暫時不收割,因此當雜草混進豆稈中進行脫粒的時候,容易給豆粒造成“青花臉”,容易對大豆的賣相和商品價值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