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該品種株型偏緊湊,株高71.9-80厘米左右,抗倒伏能力中等,春季起身拔節(jié)遲,兩極分化慢,抽穗時間較晚。幼苗半匍匐,葉片寬長,葉色灰綠,分蘗力中等,穗呈紡錘型,穗粒數為32.1-35.4粒,千粒重為44.8-49.7克。經鑒定,該品種中感白粉病、紋枯病,高感赤霉病,適合在河南省種植。
一、特征特性
1、植株
(1)該品種的株型偏緊湊,株高為71.9-80厘米左右,莖稈的彈性一般,冬季的抗寒性一般,抗倒伏能力中等,畝成穗數為36.8-41.8萬株。
(2)幼苗半匍匐,葉片寬長,葉片為灰綠色,旗葉寬長且上舉。分蘗力中等,成穗率偏低,春季起身拔節(jié)遲,兩極分化慢,抽穗時間較晚。
2、籽粒
穗呈紡錘型,長芒,白殼,白粒,角質,穗粒數為32.1-35.4粒,千粒重為44.8-49.7克。
3、抗性
2014-2015年經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接種鑒定,該品種中感白粉病、紋枯病、葉銹病、條銹病,高感赤霉病。
4、品質
(1)2014年經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含量為14.55%,容重為804克/升,濕面筋含量為26.7%,降落數值為452秒,沉淀指數為72毫升,吸水量為64.1毫升/100克,形成時間為3.9分鐘,穩(wěn)定時間為2.6分鐘,弱化度為156F.U,硬度為65HI,白度為72.4%,出粉率為71.6%。
(2)2015年檢測結果,蛋白質含量為14.1%,容重為836克/升,濕面筋含量為25.3%,降落數值為453秒,沉淀指數75毫升,吸水量為62.6毫升/100克,形成時間為4.5分鐘,穩(wěn)定時間為6.9分鐘,弱化度為89F.U,硬度為65HI,白度為74.3%,出粉率為66.2%。
二、產量表現(xiàn)
1、2013-2014年河南省冬水A組區(qū)試,12點匯總,增產點達到11個,增產點率為91.7%,平均產量為584.2公斤/畝,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4.56%,增產效果較明顯。
2、2014-2015年河南省冬水B組區(qū)試,10點匯總,增產點達到8個,增產點率為80%,平均產量為531.9公斤/畝,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2.96%,增產效果不明顯。
三、種植要點
1、該品種適合在10月5日至15日播種(6-7寸等行距種植),在高肥力地塊中的用種量為7-9公斤/畝,中低肥力地塊可適當增加種子用量。若要延遲播種,每延遲3天種子用量需增加0.5公斤。
2、播種時,應重施基肥,配合施用氮肥、磷肥、鉀肥。入冬前合理促控,避免出現(xiàn)弱苗和旺長情況;春季返青拔節(jié)期,結合澆水工作畝施尿素6公斤。
3、春季返青拔節(jié)期還要噴藥除草,根據苗情、墑情適時澆水。抽穗揚花期,需做好赤霉病的防治工作,可噴施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等殺菌劑。
4、小麥成熟后,需及時收獲。
四、適宜種植區(qū)域
該品種適合種植在河南?。喜块L江中下游麥區(qū)除外)的早中茬地塊中,南陽盆地麥區(qū)需謹慎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