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荸薺、菱角、茭白、蓮藕、水稻、水仙、楊樹、柳樹等農(nóng)作物和樹木適合在低洼地種植,也可以利用低洼地發(fā)展水產(chǎn)養(yǎng)殖項目。低洼地沒有良好的排水能力,中心位置時常積水,且土壤鹽堿化較嚴重,不適合種植旱地作物。洼地的地貌主要包括6種,即平原、盆地、高原、丘陵、臺地、山地,其中平原的海拔不超過200米。
一、適合低洼地的農(nóng)作物
1、適宜種植的作物
(1)低洼地適合種植水稻、茭白、蓮藕、荸薺、楊樹、菱角、水仙、柳樹等作物和樹木,也可以發(fā)展水產(chǎn)養(yǎng)殖項目。
(2)低洼地的排水能力較差,中心部位常有積水,而且土壤的鹽堿化程度較嚴重,旱地作物不適合在此類地形中種植。
2、洼地的特征
洼地是指地面比周圍低、近似封閉的地形,主要分為以下2種。
(1)陸地上的局部低洼部分:地下水位較高,地表排水不良,導(dǎo)致洼地中心部分頻繁積水,繼而形成湖泊、沼澤、鹽沼。
(2)位于海平面以下的內(nèi)陸盆地:比如新疆吐魯番盆地。
二、洼地的地貌
1、平原
地形平坦開闊,海拔不超過200米。
2、盆地
地面平坦遼闊,沒有較大的起伏,海拔在200米以下。
3、高原
面積較大,地形開闊坦蕩,沒有較大的起伏,海拔超過1000米。
4、丘陵
坡度較平緩,地面崎嶇不平,但沒有較大的起伏,海拔為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對高差不超過200米。
5、臺地
指沿河谷兩岸隆起的呈帶狀分布的階梯狀地貌,其海拔較低,但凸起面積較大,是平原向丘陵、低山過度的一種地貌形態(tài)。
6、山地
海拔超過500米,相對高差超過200米,可以分為低山、中山、高山。其中低山海拔在500-1000米之間,中山海拔在1000-3500米之間,高山海拔超過3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