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1、分布地點:雞樅菌和白蟻營共生生活,主要分布在針闊葉林中地上、荒地上和亂墳堆、包谷地中。2、溫度:孢子萌發(fā)溫度范圍為12-24℃,菌絲生長適宜溫度為16-20℃,子實體形成適宜溫度為25-30℃。3、濕度:雨季來臨時,雨水滲入白蟻巢穴周圍的土壤,有利于雞樅菌菌絲生長。
一、雞樅菌的生長環(huán)境有什么特點
1、分布地點:雞樅菌和白蟻營共生生活,主要分布在針闊葉林中地上、荒地上和亂墳堆、包谷地中,基柄與白蟻的巢穴相連。
2、溫度:雞樅菌孢子萌發(fā)的溫度范圍為12-24℃,菌絲生長適宜溫度為16-20℃,子實體形成溫度范圍為25-35℃,適宜溫度為25-30℃,日溫差以5℃為宜。
3、濕度:當雨季來臨時,雨水滲入白蟻巢穴周圍的土壤,有利于雞樅菌菌絲生長。人工栽培過程中,培養(yǎng)料含水量以65%為宜。在子實體生長期間,培養(yǎng)料含水量以70%-75%為宜,環(huán)境空氣相對濕度以85%為宜。菌絲體生長期間,環(huán)境空氣相對濕度以80%為宜。
4、ph:生長適宜ph為4-4.5(可以有效保證雞樅菌的優(yōu)勢地位,不利于其他細菌和微生物的生長)。
5、空氣:蟻巢內(nèi)的二氧化碳濃度為3-5%,是外界環(huán)境空氣的100倍以上,有利于菌絲體的生長,但不利于子實體的形成。
6、光照:孢子萌發(fā)、菌絲生長、原基分化、子實體的生長發(fā)育不需要光照,子實體開傘時需要一定的散射光。
二、雞樅菌可以人工種植嗎
雞樅菌可以人工種植,具體技術(shù)如下:
1、母種制作
(1)取出250g白蟻巢土,然后放置在1L水中浸泡48小時,取出濾汁。
(2)采用組織分離法,將組織塊貼附于試管斜面培養(yǎng)基上,在溫度高于25-27℃的條件下培養(yǎng),30天左右,菌絲長滿斜面,即為雞樅菌母種。
2、原種和栽培種制作
(1)培養(yǎng)基配方為闊葉樹落葉40%,木屑35%,米糠20%,草木灰2%,過磷酸鈣1%,白糖1%,石膏粉1%。
(2)在無菌條件下進行常規(guī)接種,然后放置在25℃的溫室中培養(yǎng),25-30天后,菌絲長滿,即為原種和栽培種。
3、接種
(1)栽培料配方為木屑、樹葉、松枝條70%,麩皮5%,石膏粉2%,白糖1.5%,石灰粉1.5%,白蟻巢土3%,水110-120%。
(2)將上述原料混合好后,裝入聚丙烯塑料袋中(17×45cm),按照常規(guī)方法進行滅菌、接種。
4、發(fā)菌期間管理
如果是春季,菌袋一般堆放3-5層左右,每隔3-5天翻堆一次。如果是秋季,菌袋一般堆放2-3層左右,接種后5-7天,定期檢查菌袋溫度,如果超過35℃,通風降溫。
5、出菇期間管理
(1)在出菇期間,每天打開窗戶通風透氣,每天2-3次,每次持續(xù)時間為30分鐘左右。
(2)天氣干燥的時候,每天噴灑2-3次水,保證空氣濕度在85-90%左右(菇蕾期向菇房空間和四壁噴水,不宜直接噴灑在菇體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