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1、稻縱卷葉螟成蟲:以幼蟲吐絲縱卷水稻葉片成蟲苞,幼蟲躲在其中取食葉肉,留下表皮,形成白色條斑,致水稻千粒重降低,秕粒增加,造成減產(chǎn)。2、稻苞蟲:幼蟲吐絲綴合葉片成苞,潛伏在其中危害,食后葉片殘缺不全,嚴重時僅剩葉中脈。3、稻三化螟:幼蟲鉆入稻莖蛀食危害,造成枯心苗,受害稻株蛀入孔小。
一、稻縱卷葉螟成蟲
1、癥狀
該害蟲主要是以幼蟲吐絲將水稻葉片卷成蟲苞,然后幼蟲躲在里面取食葉肉,留下表皮。水稻葉片會形成白色條斑,千粒重降低,秕粒增加,造成減產(chǎn)。
2、防治
(1)釋放赤眼蜂:在稻縱卷葉螟產(chǎn)卵始盛期至高峰期,可以分期分批放蜂,每畝每次放3-4萬頭,每隔3天放1次,連續(xù)放蜂3次即可。
(2)一般采用的防治指標為穗期蟲量20頭/100叢,分蘗期40頭/100叢。防治幼蟲盛孵期或3齡、4齡幼蟲高峰期時,可選用以下藥劑:氯蟲•噻蟲嗪、阿維•氯苯酰、多殺霉素。
二、稻苞蟲
1、癥狀
幼蟲一般會吐絲將葉片卷成苞,然后潛伏在里面危害葉片,葉片被危害后會出現(xiàn)殘缺不全的現(xiàn)象,嚴重時僅剩葉中脈。
2、防治
(1)冬春兩季一定要及時鏟除田邊、溝邊、塘邊雜草的殘株,可以利用幼蟲結(jié)苞不活潑的特點進行人工采苞殺滅幼蟲,種植蜜源植物進行集中誘殺,保護并利用寄生蜂、獵蝽等天敵昆蟲。
(2)檢查每百叢稻株有10頭蟲左右的田塊,在2齡幼蟲達到50%左右時就可以進行噴藥防治。由于稻苞蟲一般在晚上取食或換苞,所以施藥時間可以在下午4點以后,施藥期間田間一定要留有淺水層。
(3)一般防治螟蟲、稻縱卷葉螟的農(nóng)藥對此蟲也有效,故??杉嬷巍?/p>
三、稻三化螟
1、癥狀
幼蟲一般會進入稻莖蛀食危害,導(dǎo)致水稻產(chǎn)生枯心苗,受害稻株的蛀入孔比較小,孔外沒有蟲糞,莖內(nèi)有白色細粒蟲糞。
2、防治
(1)一定要調(diào)整水稻的布局,避免混栽,減少橋梁田。
(2)及時進行春耕漚田,齊泥割稻,減少越冬蟲口。
(3)對冬作田、綠肥田一定要進行精耕精作,及時春耕灌水,將稻茬淹沒7-10天左右可淹死越冬幼蟲和蛹。
(4)在稻田秧田期、分蘗期、大胎破口至抽穗始期一定要進行防治。
(5)在秧田和分蘗期可以防治枯心苗,使用藥肥混合施用,或?qū)⑺巹┫♂尯筮M行潑澆。
(6)大胎破口期可以防治白穗,采用噴霧或潑澆方法施藥。
(7)當蟲口密度較大時,可以在水稻易于受害的生育期間(大胎破口至抽穗始期),選用藥劑氯蟲•噻蟲嗪、氯蟲苯甲酰胺、唑磷•毒死蜱防治。
四、稻二化螟
1、癥狀
(1)稻二化螟會以幼蟲鉆蛀稻株,取食葉鞘、稻苞、莖稈等。
(2)幼蟲蛀入稻莖后劍葉的尖端會變黃,嚴重的會導(dǎo)致心葉枯黃而死,受害莖上有蛀孔,孔外蟲糞很少,莖內(nèi)蟲糞多。
2、防治
(1)在冬季蟲比較多的稻田,可以先將基部10-15cm先切除燒毀,然后灌水殺蛹,這樣能降低化蛹的部位。
(2)進入化蛹高峰期時,可以灌水10cm以上,大概經(jīng)3-4天后大部分老熟幼蟲和蛹會被淹死,減少越冬蟲基數(shù)。
(3)可以在幼蟲孵化盛期至低齡幼蟲期進行防治,一定要防治第1代。
(4)在早、晚稻分粟蘗期或晚稻孕穗、抽穗期后5-7天左右,枯鞘叢率達到5-8%或早稻每畝有中心為害株100株或叢害率達到1-1.5%或晚稻危害團高于100個時,可用下列藥劑:氯蟲•噻蟲嗪;阿維•氯苯酰;或阿維•三唑磷。
五、稻大螟
1、癥狀
(1)幼蟲會蛀食水稻的生長點、莖桿和果穗,導(dǎo)致水稻出現(xiàn)枯心苗、莖稈折斷和爛苞。
(2)大螟的蛀孔大、蟲糞多,多夾在葉鞘和莖稈之間,受害稻莖的葉片、葉鞘部都會變?yōu)辄S色且田邊較多。
2、防治
(1)冬春期間一定要鏟除田邊雜草,消滅其中的越冬幼蟲和蛹。
(2)卵盛孵前要清除稗草和田邊雜草,早稻收割后要進行翻耕漚田。
(3)田邊1m寬的范圍,平均每10平方米查到1個危害團,即定為全田防治,平均小于1個危害團的可挑治對象田。防治時施用下列藥劑:氯蟲苯甲酰胺;苦參堿水劑。
六、稻飛虱
1、癥狀
(1)成、若蟲群會集于稻叢下部刺吸汁液,雌蟲產(chǎn)卵時,可用產(chǎn)卵器刺破葉鞘和葉片,易使稻株失水或感染菌核病。
(2)排泄物常遭致霉菌滋生,影響水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嚴重的稻株會干枯、倒伏,甚至顆粒無收。
2、防治
(1)種植抗蟲品種,加強肥水管理,做到基肥足,追肥早,適期烤田,降低田間濕度,使水稻生長健壯,這樣能明顯減輕危害程度。
(2)稻飛虱百叢蟲量達到1500只以上時,要立即開始防治,可選用以下藥劑:氯蟲•噻蟲嗪、吡蚜酮、噻嗪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