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水稻的芒是指穎殼上面帶有倒鋸齒的針狀茸毛。水稻的有芒和無芒是指水稻稃殼頂端有沒有芒。種植水稻之前要注意,必須要先將種植的土壤全部進行翻整,翻整的過程一共有粗耕、細耕和蓋平3個工作。種植水稻之前要優(yōu)選抗病良種,精選無病健壯稻種,給種子進行藥劑處理前要先將其晾曬2-3天左右。
一、水稻的芒是指什么
1、水稻的芒主要是指穎殼上面帶有倒鋸齒的針狀茸毛。水稻的有芒和無芒是指水稻稃殼頂端有沒有芒,也就是稃殼頂端有沒有尖毛。無芒品種有利于收割、脫粒,以及稻谷的加工,收集芒可以在水稻脫粒、曬谷或揚谷時進行。
2、種植水稻之前一定要先將稻田的土壤翻整1遍,這個過程主要分為粗耕、細耕和蓋平,以前的農戶一般會利用水牛進行整地,現在基本上使用機器。育秧苗時要先撒下稻種,然后再往土上灑1層稻殼灰即可。目前大部分的秧苗都是由育苗中心進行培育,好的稻苗是種植成功的關鍵。秧苗培育好之后可以將它插進稻田里面,傳統(tǒng)的插秧法一般使用秧繩、秧標或插秧輪。
3、種植水稻之前一定要優(yōu)選抗病良種,精選無病健壯稻種,在進行藥劑處理前先將其晾曬2-3天左右,這樣可以減少菌源并增加種子活力,提高發(fā)芽率、發(fā)芽勢。然后再使用合適的肥料進行拌種,可以用5%深海多糖素,將其稀釋300-500倍,使用1次即可,這樣能使水稻出芽率高,出芽齊,提高藥效、肥效。
二、水稻是什么時候開始有的
1、水稻的種植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2000-16000年前的中國湖南,在1993年時,中美聯(lián)合考古隊在道縣玉蟾巖發(fā)現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水稻,在中國被大面積栽種后,逐漸向西傳播到印度,中世紀時引入歐洲南部。
2、我國南方地區(qū)的日照比較充足,溫度常年適宜,幾乎沒有低于零下的氣候,所以南方水稻的生長周期一般為100-120天左右。在水稻種植面積比較大的東北地區(qū),雖然東北地區(qū)一年四季分明,但是它的春夏季比較短,水稻需要較長的時間積累溫度和接受日照,所以東北水稻的生長周期一般在200-240天左右。
3、南方的水稻一般從陽歷4月中旬開始進行育苗,8月初就可成熟收割,大約為104天左右。第2季水稻要一邊收割一般插秧,以長江中下游平原為例,早稻4月中旬開始播種,5月初插秧,7月下旬收割,然后要馬上開始進行晚稻插秧(被稱為雙搶)。晚稻必須在立秋前結束插秧,10月下旬至11月進行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