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夏季氣溫高,母雞的毛比較厚實,身上也沒有汗腺,在高溫下多余的熱量不能排出來,雞會產生應激反應,出現不吃食的現象。不吃食營養(yǎng)就不能跟上,則出現不產蛋或產蛋少的現象。母雞在冬季天氣比較寒冷時也不下蛋,母雞產蛋適宜的溫度為15-18°C左右,當外界氣溫升高或者下降時,就會使產蛋量下降。
一、母雞為什么夏天不下蛋
1、夏季由于氣溫比較高,母雞身上的毛很厚實,身上也沒有汗腺,在高溫下多余的熱量不能順利排出,這時雞就會產生應激反應,出現不吃食的現象。如果雞不吃食,就會導致營養(yǎng)就不能跟上,出現不產蛋或產蛋少的現象。所以在炎熱的夏季一定要注意給雞進行降溫防暑,一般可以在雞舍周圍種植樹木,這樣能減少太陽輻射熱,增加通風換氣的強度,雞舍內也要噴灑水或者屋頂噴水等。農村散養(yǎng)的雞可在早晨天氣比較涼爽時使其采食飲水,在清晨3-4點開燈喂飼料和飲水,讓雞吃上一天總采食量的一半,白天可以采用撒喂法誘導蛋雞白天多采食。
2、母雞在冬季寒冷時一般不下蛋,母雞產蛋適宜的溫度是15-18°C左右,當外界氣溫升高或者下降時,會導致產蛋量出現下降,當氣溫下降到0°C或者零下時,母雞會停止增長,下蛋數量也會減少甚至停止下蛋。在冬天時母雞需要多吃一些飼料維持自身能量,如果沒有喂飽,母雞在冬天就會長期處于半饑不飽的狀態(tài),這樣也會出現停產現象。
3、雞的產蛋周期一般是1年左右,從小雞出殼養(yǎng)到120天左右開始產蛋,140天時會有50%以上的雞下蛋。從140天算起,再加上365天,差不多就是500天左右。外界環(huán)境對雞的產蛋周期有一定影響,在人工條件下外界環(huán)境會比較穩(wěn)定,因而周期比較規(guī)律,連產長,問歇時間短,所以產蛋多。在自然環(huán)境下,一般春季是產蛋旺期,連產性長,所以產蛋也比較多。
二、母雞下蛋需要公雞受精嗎
1、母雞下蛋不需要公雞受精。但母雞沒有經過受精產下的蛋,無法孵化出小雞,只有經過受精交配后,產下的蛋才能孵化出小雞。母雞產蛋是一種排卵行為,雞蛋就是母雞排出的卵,其外面有一層硬殼,內有氣室、卵白及卵黃部分。
2、一只母雞每年可產大約300枚左右的雞蛋,平均孵出小雞的成功率為70%以上,小雞的抵抗力比較弱,所以在雛雞孵化出來后,一定要禁止外人進出雞舍。雞籠跟雞舍環(huán)境都需要進行消毒,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保持雛雞的存活率。產蛋雞從16周齡時就會進入預產期,25周齡可達到產蛋高峰,這段時間母雞的體重會增長,生理上也會發(fā)生很大變化。
3、產蛋期的光照只能增加不能縮短,一般產蛋所需的光照時間一定不能少于12個小時,最長不能超過16小時。必須要為母雞提供足夠的營養(yǎng),并根據季節(jié)調整飼料的含量,比如夏天氣溫高時量可以減少能量飼料,增加蛋白質和鈣質等飼料,冬天氣溫低時,可以增加能量飼料,減少蛋白質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