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楚
(約218—293),西晉文學家。字子荊,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遙西北)人。官至馮翊太守。富文才,能詩賦。有集十二卷。
【出歌】
茱萸出芳樹顛,鯉魚出洛水泉。白鹽出河東,美豉出魯淵。
姜桂茶荈出巴蜀,椒橘木蘭出高山。蓼蘇出溝渠,精稗出中田。
【釋義】
茱萸,植物名。生于川谷,其味香烈。古代風俗,陰歷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佩戴茱萸祛邪避災。
洛,水名。洛水,洛河。
河東,山西省境內黃河以東的地區(qū)。
豉,豆豉。
魯,春秋諸侯國名。這里指今山東省泰山以南的汶、泗、沂、沭水流域。
荈(chuǎn),晚采的茶。
巴蜀,巴郡和蜀郡。包括今四川省和重慶市全境。
木蘭,香草名。
蓼(liáo),植物名。古人用為調味品,可入藥。
蘇,即紫蘇,莖葉及果皆入藥。
稗(bài),通“粺”,精米。
中田,中土、中原。漢以來今河南省一帶為中土。
【詳解】
《出歌》,陸羽《茶經》(下)作《孫楚歌》。這是一首歌頌祖國最負盛名的土特產及其產地的贊歌,它也是我國第一首歌詠茶的詩。詩中盛贊巴蜀出產最優(yōu)質的茶葉,昭示制茶、飲茶的習俗起自巴蜀而漸及全國。
早在兩千多年前,西漢辭賦家、蜀資中(今四川資陽)人王褒(字子淵,宣帝時為諫大夫)在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寫的《僮約》一文,其中有“武陽(今四川雙江鎮(zhèn))買茶”和“烹茶盡具”的條文。這是我國現存最早、最有價值的茶葉文獻。這也說明我國是茶葉的故鄉(xiāng),我國是最早發(fā)現和利用茶葉作飲料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