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臺灣故鄉(xiāng)南投的張,從小就在自家的茶園里長大,他深知每片茶葉都是茶農(nóng)精心培育,因此泡一壺好茶,才能對得起茶葉漫長焙制的過程,而煮一壺好水,是泡好茶的前提。
論煮水器的重要性
好茶還需鐵壺來煮水
隨著當代生活方式的改變,許多家庭都以電壺取代鐵壺作為煮水器。但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收藏日本鐵壺,并將之視為身份、地位的象征。如此看來,傳統(tǒng)茶文化在中國大有復(fù)興之勢,與之相關(guān)的周邊產(chǎn)業(yè)也借此蓬勃發(fā)展起來,中國茶人的茶桌上正需要一個與高雅的茶道文化相契合的煮水器。
鐵壺煮水,有如山泉水
一般有泡茶的人都知道山泉水或井水比較甜,所以比較講究的人都會想方設(shè)法弄這種水回來泡茶。也曾經(jīng)有人分析過水質(zhì),發(fā)現(xiàn)這兩類水中鐵的含量較高,其不接觸空氣而以二價鐵離子形式存在。而使用鐵壺煮過的水正因為含有二價鐵離子,所以才會出現(xiàn)山泉水效應(yīng),讓水變得圓潤、甘甜。與此同時,經(jīng)由鐵壺的沖煮,可有效去除茶中的異味,提升口感。所以非常適合沖煮各式茶飲,常見的是用來沖煮花果茶、紅茶、普洱茶等。此外,鐵壺具有強力的導熱性及保溫性,老鐵壺煮水具有軟化水質(zhì)的作用,還可持續(xù)加熱,功能性范圍廣,便于悠然自得的品茶過程。
喝出來的鐵元素
在日本長壽村中,多數(shù)人仍然有使用鐵壺的習慣,相同數(shù)據(jù)顯示,有使用鐵壺的人中,絕大多數(shù)均無貧血及缺乏鐵質(zhì)的現(xiàn)象。鐵壺的功效其實與用鐵鍋煮飯、炒菜是一樣的道理。用鐵壺煮水,一方面鐵壺會吸附水中的氯離子,另一方面,優(yōu)質(zhì)鐵壺煮過的茶水能釋放出Fe2+,讓茶水口感飽滿順滑的同時,也可以補充人體每日所需的鐵質(zhì),還可預(yù)防及降低高血壓,對有高血壓的人很有幫助。
溯源
用鐵壺燒水或煮茶很古老,可上溯至公元前259年-前210年的戰(zhàn)國。而談及日本鐵壺的緣起,是絕對不可脫離茶道的,日本茶道史載應(yīng)溯源于中國的唐朝。當時日本派往大唐的僧侶將中國的佛教與茶文化帶回本國的同時也將中國的茶種遍全島,及至中國的宋代更有日本禪僧榮西大力弘揚中國茶道禮儀,并撰寫著名茶書《吃茶養(yǎng)生記》宣傳茶之養(yǎng)生益處與功效,以致飲茶習慣從日本的寺院擴及民間,茶道文化由此興盛。
鐵壺嬌貴,必須要養(yǎng)
鐵壺十分嬌貴,必須要養(yǎng),而養(yǎng)壺其實就是一個修心的過程,讓人重新回歸到古人那種慢生活的狀態(tài)。你可以把它當成一件日常煮水器來養(yǎng)生,或是一件藝術(shù)品來欣賞,亦或是古董來收藏。要知道,鐵壺不僅實用,還具有深遠的歷史價值和可塑性極高的藝術(shù)價值。有著厚重文化背景的全手工日本老鐵壺,像咱們中國的紫砂壺一樣,是藝術(shù)品,其中的學問必須要經(jīng)過很長時間深入研究,否則很難弄明白。因此,在品茶的間隙里學習,在養(yǎng)壺的過程中修心,自能參透其中奧秘。
“每一把鐵壺的造型和作用都不一樣,但是要慢慢適應(yīng),適應(yīng)了就會習慣?!?/p>
茶談
能和我們聊一聊你這里現(xiàn)有的鐵壺嗎?
我這里的鐵壺每一把都有50年以上的歷史,幾乎都出自日本明治時代。鐵壺在日本用的比較普遍,是從日本茶道中衍變出來的,大陸如今也慢慢在炒作這個鐵壺,最高售價有標到一只189萬。但其實在一九九幾年的時候,一把壺十幾萬都沒人要,現(xiàn)在卻有很多人把鐵壺當成古董在珍藏,可見大家對鐵壺的認可。目前大部分鐵壺都在臺灣,我這里的幾把是父親的傳家寶,每把都價值上萬,所以十分珍惜。
泡茶的器具有何講究?一般用瓷器還是用紫砂?
功夫茶泡茶的茶器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瓷器一種是紫砂,兩種泡茶的感覺不太一樣。一般紫砂是有造型的,而且有密閉的空間,所以泡出的茶純度比較高,不過限制了茶葉的生長,而且紫砂的毛細孔會吸香,所以香氣一般會比較差一點。但是也有一個好處,紫砂可以修飾茶葉本身比較明顯的晦澀。一般坊間泡茶用的蓋碗都是瓷器做的,蓋碗是向上張開的,特點就是茶葉泡起來香氣揮發(fā)很低,但缺點就是不耐泡,因為功夫一下就打完了。不過瓷器散熱比較快,紫砂保溫性比較好,所以比較耐泡,純度也比較高。通常在泡鐵觀音的時候都是用蓋碗,因為鐵觀音的特點是香,用蓋碗能夠突顯它的香。歸根結(jié)底,正如孔子說的“因材施教”,泡茶的茶器還是要根據(jù)茶葉來定,所謂“一壺不伺二茶”,一種茶性的茶葉只用一種茶壺來泡才能避免竄味。
我們知道鐵壺煮茶在唐代陸羽《茶經(jīng)》中已有描述。茶經(jīng)中陸羽共描述了21種茶器,“煮茶工用鍑:鍑以生鐵為之,今人有業(yè)冶者所謂急鐵?!闭埬臀覀兞囊涣蔫F壺煮茶的特點,以及如何用鐵壺煮茶?哪些茶適合煮?
鐵壺煮水可以直接改善水質(zhì)。因為泡茶,除了茶葉以外,最重要的其實是水質(zhì),其次才是茶具。再好的茶葉,如果用受過污染的水來泡,味道永遠也達不到你想要的最佳境界。有些外行人可能會以為鐵壺煮茶是把茶葉放在里面煮,其實不是這樣的。鐵壺只是用來煮水,用鐵壺煮的水來泡茶可以釋放鐵離子補充人體的微量元素,而鐵壺的神奇之處就在于可以將自來水燒出山泉水的甘甜,還可以去除自來水中氯的味道。不過現(xiàn)代常見的鐵壺有些都是有涂層的,有涂層的其實不具備這種特點。只有以前用生鐵做的老鐵壺才有這個功效,但生鐵做的鐵壺打開蓋子時多少會有生銹,這也是正?,F(xiàn)象。此外,鐵壺的保溫性很好,但缺點就是容易燙到手,而且拎起來比較重。
老器初用使用指南
A:鐵壺第一次使用,應(yīng)先將5-10克茶葉放入鐵壺網(wǎng)內(nèi),加水蒸煮約10分鐘。如此茶葉中所含的丹寧和鐵壺中溶解出的鐵份,會在鐵壺表面形成一層丹寧鐵的皮膜,將更不容易生銹;同時可去除新壺的異味。燒開后將壺內(nèi)水倒掉,重復(fù)2-3次,直至水質(zhì)清澈即可。
B:新壺剛開始使用時最好能夠每天使用,讓水垢能迅速付著。鐵壺比較適合的熱源是炭火,現(xiàn)在使用電熱爐和瓦斯爐,電磁爐代替也可以。日常使用時,約裝8分滿的水,以免水沸騰后溢出。鐵壺使用約5天后,內(nèi)壁會出現(xiàn)猩紅色斑點,10天左右會出現(xiàn)白色的水垢。這都是正?,F(xiàn)象,只要水不混濁是不影響飲用的。
C:每次使用后,開小火將壺內(nèi)水分充分蒸發(fā),再用干的軟布擦干,保持壺體干燥,不要讓壺內(nèi)剩水過夜。鐵壺長時間使用后會愈加黑亮,而且容易清洗。外表可經(jīng)常用布擦拭,讓鐵質(zhì)的光澤漸漸展現(xiàn)。同時要注意不可在壺內(nèi)沒有裝水的情況下干燒。由于是鐵制品,若從高處落下,受到強烈沖擊的話,有可能會破裂,所以使用時仍需謹慎。
壺外音
收藏鐵壺必然要先了解它的年代堂號、釜師、器形名稱、材質(zhì)、工藝等。日本鐵壺分為南部壺與京都壺兩派,其中南部壺是尋常人家的日用品,配以鐵蓋子。而京都壺則屬于收藏品的范疇,工藝精致,以龜文堂、龍文堂、金壽堂、光玉堂四大堂號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