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空中綠地”在國內并不罕見。在上海普陀區(qū)的蘇州河畔,一座正在建設中的建筑頂部,多個高度不一的承臺上種滿了各種綠植,遠看好像一座綿延的大山。而在上海的各大商圈,一系列空中連廊將接連現(xiàn)身。在徐家匯,一個400米長的空中連廊項目剛剛在上個月開工。這樣的連廊不僅能夠方便人們的交通,也是環(huán)境優(yōu)美的綠色休閑空間。另外在上海靜安區(qū),有望在明年3月完工的靜安體育場將成為上海市首個屋頂標準體育場。
利用屋頂資源、廢棄高架橋建設空中步行廊道、提高出行效率、美化城市環(huán)境的做法,在國外也多有嘗試。
美國:廢舊鐵道上打造“高線公園”
在高樓林立的美國紐約,很多摩天大樓的屋頂建有休閑區(qū)、游泳池等公共設施。在曼哈頓中城的西側,還有一座“高線公園”,成為國際設計和舊物重建的典范。據華爾街多媒體記者趙冰晶報道,紐約的High Line Park是其在紐約市內最喜歡的景點之一,被稱作“空中花園”,因為它是建造在架空于地面之上的一條廢舊鐵路之上。在紐約這個地價非常貴的地方,要修建一個公園,金錢上和空間上的花費都非常大。因此設計師絞盡腦汁想出這樣一個辦法,建造一個供市民們休閑的好去處,同時又節(jié)省空間,花費又不是很高昂。這條廢舊鐵道于上世紀30年代建成,是為了避免地面上的交通擁擠。而隨著公路交通的不斷發(fā)展,它逐漸被拋棄不再使用。隨后紐約市民自發(fā)組織了一個保護此建筑的行動,并且得到政府支持。因此,在2006年,High Line Park就開始施工。到2009年部分開放,目前已經全面開放,成為了紐約市民們休閑的好去處。它在曼哈頓西邊,是一個從34街到14街橫跨20多條街的長形公園,其設計理念融合了“人與自然”。試想一下,一條廢舊鐵道,并不寬,大概3-5米,中間一部分空出來,供人們散步,而兩邊可能有1-2米種著各種各樣的植被,讓大家欣賞綠色植物。
韓國:廢棄高架橋改建綠色公園
在韓國首爾,同樣有一條經由廢棄的高架橋路改建的公園,名叫“首爾路7017”,今年剛剛建成開放?!度蛉A語廣播網》韓國觀察員南黎明介紹,韓國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經濟壓縮成長起來的國家。上世紀50年代還經歷著朝鮮戰(zhàn)爭的韓國,到了80年代就已經發(fā)展成為亞洲“四小龍”。短短30年時間,韓國經歷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開發(fā)。尤其是首爾市中心,各種高架橋多如蜘蛛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位于首爾火車站的高架橋。然而隨著時代發(fā)展,恢復自然環(huán)境又成了新主題,首先復原的就是曾經用混凝土、水泥板覆蓋的清溪川,之后就是毫無綠色感的首爾火車站的高架橋。原本首爾市很想拆掉這個高架橋,但是拆橋不僅需要很高的費用,還要耗費大量資源。后來首爾市學習紐約市的做法,把老舊的高架橋改建成為一個聞名世界的綠色公園。
新加坡:建筑物頂層建設空中花園
在這個寸土寸金的熱帶城市,立體綠化、插縫綠化成為了城市規(guī)劃者的選擇。據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駐新加坡記者孫牧寧的介紹,新加坡是著名的花園城市,也是東南亞首屈一指的繁忙都市,可謂寸土寸金。因此新加坡采取了很多手段利用有限的空間綠化城市,為市民創(chuàng)造活動空間。其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在建筑物的頂層設立空中花園。新加坡最有名的空中花園莫過于位于濱海灣金沙酒店樓上的空中觀景臺,游客需要購買18新幣,即約合人民幣90元的門票登上這一觀景臺,站在高處欣賞360度的新加坡市區(qū)景色。空中觀景臺上的無邊泳池也是久負盛名,可惜只向酒店住客開放。在無邊泳池拍一張照片成為了很多人到訪新加坡的理由。然而更常見的是位于各家商場、寫字樓樓上的空中花園,在這些有限的空間里,有的栽種了不少花草供上班族在休息時間散步放松,也有一些空中花園中修建了兒童娛樂設施和噴泉,這樣的設施往往位于距離居民區(qū)比較近的商場上面,也成為了新加坡人溜娃的一個重要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