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夫集團董事長孫妙夫向考察團介紹園區(qū)情況
我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這個項目好。”“恩,這個項目好。”
苗夫集團董事長孫妙夫在湄潭縣的水媚花谷等著我們,這是他在遵義打造的十多個園子的其中之一,也是最大的一個,5000畝。
他的腳步很快,聲音輕柔而急促,我緊趕慢趕,也跟不上,聽不清。就如他的理念,很少人看得懂,很少人追的上。
一年前我有一次難得的機會單獨采訪他,他跟我談的是苗圃的改革,要“截斷生長根”,顛覆以往的理念,重頭開始。而在前不久結(jié)束的花海論壇上,他談的是造園藝術(shù),設(shè)計的理念,以及如何從“方(苗圃)”到“圓(公園)”的轉(zhuǎn)變。
今天,他帶著滿滿的自豪感向我們分享他所打造的園子,水系的規(guī)劃、植物的布局、排水的設(shè)計、花圃的品種……從造園的細節(jié),到整體的運作,似乎想把他的所思所為都一股腦地傾倒出來。
而我對一句話印象深刻,他說:“生態(tài)是不會貶值的。”
貴州之行,我們看了這么多新建的大公園、美麗鄉(xiāng)村、特色小鎮(zhèn),我的心里卻一直存著疑問的,以我所聞,許多考察團的成員亦是如此。
1、一下子建這么多公園,投入這么大,錢哪里來?何時能營利或者收回成本?
2、公園大多建在城市的遠郊,游客量怎么保證?周邊居民是否有這樣的消費能力和消費需求?
3、盡管每個園子都各有特點,但看多了還是有視覺疲勞,真的做到差異化了嗎?
此時我仍沒有答案,但我覺得,孫妙夫做到了幾點:
1、他的園子足夠漂亮,足夠特色,甚至前衛(wèi)。他把植物用得很好,原本深藏苗圃的造型植物被廣泛運用的造園里,所謂的垃圾苗也被他用得恰到好處。
2、周邊的土地一定是增值了,周邊村民的幸福感也是。在傍晚的松煙花谷,村民在園中納涼,孩子在沙地上嬉戲,他們一定是快樂的。
3、他給很多經(jīng)營苗圃卻遭遇困境的人提供了一條出路,對,他就是這么干的,你們也可以。
4、他把自己心中對造園的理解,對美的理解,帶到了貴州這篇土地。我聽到考察團里有人評說,這片園子的設(shè)計“幾十年也不會過時”。
這大概就是我現(xiàn)在所能想到和理解的全部了。
孫妙夫的園子和村莊
松煙花谷







水媚花谷






神彩八卦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