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摘標準
1、湄潭翠芽在清明前后開采,以清明前茶質(zhì)量最好。以手摘法為主,主要是打頭采摘、留葉采摘、留魚葉采摘幾種采摘形式。
2、采收的芽葉應分級分攤在通風陰涼處,分攤厚度為每平方米1-1.2公斤,失水量為8%左右,一般需要3~5小時。
二、殺青標準
1、鍋溫105-125℃,投放200-300克攤放葉。特級、1級翠片殺青過程為10-11分鐘,2-3級翠片為16-17分鐘。殺青方法是用抖、帶手勢使葉質(zhì)柔軟。將鍋的溫度降低到70℃左右,采用搭、帶、抖、拉、拓手勢,邊拉扣理條,邊拓,結(jié)合抖、帶、搭手法。力從輕到重,把芽葉拉直、搭平、拓緊。
2、當殺青葉含水量達到60%左右,茶香露出,茶條平伏,可以起鍋。殺青葉攤在雙層白紙墊底的盤內(nèi)冷卻散熱,使水分再分布均勻,易于二炒,冷卻時間大約是50分鐘。
三、二炒標準
1、鍋溫度為60-70℃,投入300-400克攤涼。二炒方法是首先用抓、抖、拓手勢,當茶葉變軟,有熱手感時,用拉、帶、拓、推、磨的手法,最后以推、磨為主的手勢,把茶葉推直、磨光、磨平。
2、當鍋里發(fā)出沙沙的聲音,起鍋攤涼。大約需要15-20分鐘,經(jīng)30-40分鐘的攤涼回潮,揚去輕片,用6孔篩分去碎末。
四、輝鍋標準
1、鍋的溫度在50℃左右,投入250-300克二炒攤涼葉。輝鍋方法是首先采用抓、抖的手勢,然后用拉、推、磨、按手勢,將茶葉緊貼鍋壁,往返摩擦,盡量把茶葉磨平。當茶葉干燥時,動作應輕巧,輕抓、輕磨、輕推,使外形平滑,茸毛隱藏稀少,含水量在4%左右,手一觸即斷,一捻即為粉末,起鍋冷卻。
2、最后篩選整形,除去黃片、魚葉、老葉,篩去碎末和其他雜物,分級堆積,包裝貯藏,防止潮濕。通常,制作500克特級翠片需要采摘5萬個以上的芽。1級翠片大約需要4萬個芽。成品形狀平滑,形狀像向日葵的種子,隱約可見,色澤綠色,香味清香悅鼻,粟香濃郁并伴有新鮮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