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觀賞魚的霉菌性疾病
1、皮膚霉菌?。ㄋ咕。?/p>
(1)病因:極為常見的觀賞魚疾病,漁業(yè)、運輸時魚體受外傷或寄生蟲傷害魚皮膚后,被霉菌孢子侵入感染。
(2)病原:水霉屬、綿霉屬等水霉。
(3)癥狀:魚身上長白毛。嚴重時,白毛可以包圍魚體。魚體瘦弱游動能力下降。一年四季都會發(fā)生這種病。
(4)預防:只要在捕撈、運輸時注意不要傷害魚體,在放置新魚的水族箱入少量鹽,抑制霉菌的發(fā)生,放入活餌時要注意清潔消毒,保持水質(zhì)清潔,阻止霉菌的生長,一般可以防止這種疾病的發(fā)生,一旦發(fā)生,可以采用以下治療方法。
(5)治療:
①2%-3%3%的鹽水,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鐘。
②特效藥的1-2%(ppm)孔雀石綠溶液每天浸泡20-30分鐘。
③2%(2ppm)的高錳酸鉀和1%的鹽水~混合后,將病魚浸泡20-30分鐘。
④提高水溫,抑制水霉生長。另外,15瓦的紫外線燈每天照射數(shù)小時,可以有效地抑制和消除水霉。
2、腮霉病
(1)病原:腮霉屬的真菌。
(2)癥狀:菌體孢子散落在水中時,碰到魚腮,附著其上侵入組織生長,發(fā)現(xiàn)魚呼吸困難時,打開腮發(fā)現(xiàn)菌絲。
(3)預防:還是預防保持水質(zhì)清潔。抑制菌體的生長可以避免這種疾病的發(fā)生。
(4)治療:治療可以參考水霉病的治療方法。
二、觀賞魚類病毒性疾病
1、黑死病
(1)病因:革蘭氏陽性細菌抗菌感染并發(fā)六鞭毛蟲腸內(nèi)寄生。
(2)病原:六鞭毛蟲和類腸炎抗藥性細菌。
(3)癥狀:魚鰭重疊,身體顫抖,害怕人,體色變黑,食欲稍微減少,躲在缸角,漸漸失去食欲,魚鰭破損,身體表面出現(xiàn)云霧狀的潰爛,很多白色的突起,縮小了魚鰭,失去了平衡,最終死亡。
(4)治療:
①改善水質(zhì),如換水或調(diào)節(jié)PH值。
②特效藥黑拿敏。
③黑拿敏、賀力沙民交替使用。
2、出血熱
(1)病原:皰疹病毒。
(2)癥狀:病魚體表發(fā)黑無光澤,口、鰭、肌肉充血。腮蓋、頭、腹壁有時充血,腮線有鮮紅的點狀或塊狀充血,嚴重的腮失血變蒼白;眼球有突出癥狀(種突出癥狀與龍魚眼球突出癥不同),發(fā)病季節(jié)在6~9月之間,水溫在26-30度最流行。
(3)治療:
①充分照射陽光,將水溫降低到25度以下。
②用中藥大黃浸泡液水浴。
③用大黃和楓香葉0.25-0.5克硯成粉煎后混合牛心漢堡,同時在水族箱連續(xù)2天投入0.6(0.6ppm)的敵菌靈溶液。
④耐生素(青霉素、紅霉素等)浸泡。
三、觀賞魚類細菌類疾病
1、爛腮病
(1)病原:魚害粘球菌。
(2)癥狀:下巴充滿粘液,下巴和下巴骨內(nèi)表皮出血,下巴很快變紅變白,最后下巴整體腐爛也失去了呼吸功能而死亡。
(3)治療:
①用百萬分之十二點五(12.5ppm)的呋喃西林溶液藥浴30分鐘。
②用百萬分之十二點五分(12.5pm)的霉素溶液浴30分鐘。
③每天病魚痊愈的同時,用百萬分之一的呋喃西林溶液清洗所有工具和水族箱,消毒魚不再感染。
2、細菌性腸炎
(1)病因:吃不干凈的食物,吃得太多,腸道膨脹,排泄受阻,細菌感染腸道引起腸炎。
(2)病原:點狀產(chǎn)氣單胞桿菌。
(3)癥狀:病魚停在水族箱角落不動,不吃,腹部膨脹,紅斑肛門突出。肌肉短時間抽搐,糞便呈白色,若實行解剖,會發(fā)現(xiàn)腹腔積水,腸壁充血發(fā)炎,嚴重時腸呈紫紅色,腸內(nèi)無食物,只有淡黃色粘液和濃血。
(4)治療:內(nèi)服主要用于魚服康、磺胺胍、納克菌等藥浴,用于呋喃西林、慶大霉素、土霉素、痢特靈等,內(nèi)服藥必須溶解后混合在牛新漢堡或其他混合餌料中,魚不吃的話,就只有藥浴了。
3、白皮?。ㄒ卜Q白尾病)
(1)病因:水族箱內(nèi)不清潔,特別是魚糞不能立即清潔,或者在捕撈和運輸過程中操作不當,魚受傷感染病原菌。
(2)病原:白皮極毛桿菌的格蘭氏陰性桿菌。
(3)癥狀:背鰭和尾鰭也有可能出現(xiàn)鰭和尾鰭的基部(也就是背部和尾柄)出現(xiàn)白點,白點迅速擴大,尾鰭變白腐爛,病魚的游動力明顯下降,平衡失控垂直游動,2~3天死亡。死亡率極高,5-8月份該病流行。
(4)治療:百萬分之二十五的霉素和霉素溶液浴30分鐘每天,水族箱用百萬分之一的漂白粉溶液消毒。
4、縱鱗病
(1)病原:類似水型點狀極毛桿菌的細菌。
(2)癥狀:魚的鱗由平覆魚體表變成象松球一樣一片一片的象外長開,鱗片的基部鱗囊水腫,在鱗片上輕輕一按,鱗片就會脫落,2-3天后病魚就會死亡,此病不具傳染性,多見于金魚、錦鯉、攀鱸科魚及卵胎生鳉科魚類,象瑪莉、月魚、孔雀等,每年春季較為流行。
(3)治療:
①五萬分之一的四環(huán)素溶液藥浴1小時每天。
②2%食鹽加3%碳酸氫鈉溶液藥浴10分鐘每天。
③呋喃西林加痢特靈溶液浸泡。
5、出血性腐敗
(1)病因:魚體受傷的病源菌侵入,冬天魚凍傷也是大病因。
(2)病原:熒光極毛桿菌的革蘭氏陰性菌。
(3)癥狀:體表出血、炎癥、鱗片脫落、背鰭和所有的鰭充血、鰭像破扇一樣腐爛,鱗片脫落或鰭發(fā)霉,與腮、出血癥(病毒性疾?。┎l(fā)。
(4)治療:1%的鹽水或百萬分之二(2ppm)錳酸鉀或百萬分之二(2ppm)的漂白粉溶液浸泡。
6、打印?。ㄓ址Q腐皮病)
(1)病因:水質(zhì)不潔或魚體受傷時發(fā)病。沒有明顯的季節(jié)。
(2)病原:點狀產(chǎn)氣單細胞菌的點狀亞種也是革蘭氏陰性菌的一種。
(3)癥狀:肛門附近或尾柄上(非常少見于魚體前部)的皮膚和肌肉炎癥就像膿包一樣,肌肉逐漸腐爛形成圓形或橢圓形的病灶,好像打了烙印。
(4)治療:參考其他革蘭氏陰性菌的治療方法即可。
7、疥瘡病
(1)病原:點狀產(chǎn)氣單包桿菌是革蘭氏陰性菌的一種。
(2)癥狀:皮下肌肉組織發(fā)炎,有類似潰瘍的膿瘡、水腫,膿瘡中有大量膿、血和細菌,魚鰭基部充血,魚鰭裂開,嚴重時腸內(nèi)也充血。
(3)治療:參考其他革蘭氏陰性菌的治療方法即可。
8、白發(fā)白口病
(1)病原:粘球菌的一種類似于腐爛腮病的病原體,溫度為25度,PH值在6-8.5之間。
(2)癥狀:病魚額頭和嘴巴周圍細胞壞死,發(fā)白,潰瘍,有時帶灰白色絨毛狀物,體瘦發(fā)黑,發(fā)病快,感染快,一天全部死亡,多見于5月下旬至7月上旬。
(3)治療:將百萬分之一(1ppm)的漂白粉撒在水族箱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