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是一種小喬木或灌木,枝葉茂盛,樹冠圓。初夏可以看到紅色的水果。它非常可愛。是園林綠化和生產的優(yōu)良樹種。果實具有很高的藥用和食用價值,不僅可以直接食用,還可以加工成楊梅干。那么,讓楊梅高產,農民需要掌握哪些種植技巧呢?接下來,我們去看看!
土地選擇和準備
楊梅喜潮濕陰天,樹大根廣。花園應位于海拔800米以下、坡度小于45度、腐殖質較厚的酸性土壤中。楊梅除了也可以通風的環(huán)境外,還應注意交通便利、光照低、土壤深厚肥沃、熱量高,在光輻射大、冬春積溫高、夏秋降水少的環(huán)境下,產量和質量將大大提高。楊梅地整理需在11月或明年3月播種前完成。坡度較小,坡度較緩。應將土地做成圓形的山梯吐模式。如果坡度過大,比較復雜的花園就會做成狹長的條形刨土。楊梅種植一般需要5年左右的時間才能結果,相對較長。
種植時間
選擇種植的最佳時間是2月下旬至3月中旬,此時氣溫開始緩慢回暖。最好選擇小雨天或陰天種植,因為此時成活率會很高。種植時要注意早熟品種和晚熟品種的分布,合理搭配,選擇結實、根系好、無病蟲害的品種。對生長良好的楊梅嫁接苗,挖洞放10-20克燒泥,20-30克腐殖質糞尿。適當淺挖,及時覆土。另外,由于怕根系外露,楊梅可分為雌雄株。因此,有必要種植一些雄株,同時給它們授粉。
施肥方法
楊梅選擇的林園可與生菜間作一年,以提高土壤肥力。楊梅幼樹主要施磷肥、鉀肥和氮肥,一般每年施2-3次。當它們成熟時,一年需要兩次追肥。第一次是在萌芽的春天,然后施用2-4公斤農家肥。施肥后,土壤需要覆蓋。第二次是采果后。由于楊梅肉質根脆弱,容易受損,每次需要挖洞時,都要小心輕放,避免損傷根。在果實發(fā)育旺盛時期,可施用1-2次葉面肥。另外,切記改良土壤,消除積水,以保證楊梅的高產豐收和品質。
修剪技巧
楊梅樹的形狀一般是圓形的。修剪幼樹主要是為了塑造和培育早期收獲的樹木。一般來說,一棵樹的三個主枝的樹冠應留有3-4個生長良好、分布均勻的出芽枝條。二者之間的最佳距離為20~30cm,還需在主枝上選擇2~3條側枝,側枝應分布均勻、清晰,使楊梅樹冠骨架在3~5年內形成。楊梅修剪主要是為了調整楊梅的生長和種群結構,促進楊梅的高產優(yōu)質。修剪一般稱為夏季修剪和冬季修剪。
一般情況下,2月至3月中旬,花芽分化較多的大楊梅需要剪斷結果枝,施肥促進營養(yǎng)枝的發(fā)育。疏果應在花枯萎后20天進行。應根據結果數(shù)適當進行。一般來說,樹頂上部要多留些,下部要多留些,一般是兩三次,也可以根據果樹的生長情況進行。
收獲
因為楊梅的果實不能一起成熟,所以需要分批收獲。當整棵樹的成熟度達到20%時,它們就可以準備收割了。一般來說,他們是一天收獲一次或每隔一天,在上午和晚上。最好不要選擇雨天或雨后晴天,因為楊梅不受皮膚保護,所以很容易腐爛,所以應該放得輕一些。采摘后最好放在籃子里。最好不要擠。每籃不宜過多,以保持水果的新鮮和完整。
綜上所述,農民要想使楊梅高產,就需要掌握一定的種植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我相信你會得到豐厚的經濟效益。我希望這篇文章能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