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是一種豆科草本植物,是養(yǎng)殖業(yè)中常用的牧草之一。它不僅是一種高產牧草,而且具有優(yōu)良的品質和營養(yǎng)價值。有“草中之王”的美譽。近年來,苜蓿種植面積迅速增加。那么如何種植苜蓿呢?讓我們學習一下紫花苜蓿的種植管理技術。
土地選擇和準備
雖然紫花苜蓿對土壤沒有嚴格的要求,但為了提高種植的產量和質量,建議選擇的種植小區(qū)應平坦,不低洼、不積水,土層應深厚肥沃,堿度不宜過大。選地后要進行精細整地,盡量深耕,并施足基肥,主要是農家有機肥。但對于堿度較高的地塊,可在播種前進行灌溉和排堿。
種子處理
苜蓿種子具有休眠特性,種子硬度高,不經處理,極易影響發(fā)芽。紫花苜蓿種子可浸泡50-60分鐘℃ 加水30分鐘,然后取出晾干,晾干后再播種。實踐證明,處理后的種子能大大提高發(fā)芽率。
適時播種
紫花苜??稍诖?、夏、秋三季種植,但以春、秋兩季播種為佳。播種時可采用小壟或大壟。小壟行距約30cm,植株茂密,可遮蔽雜草;大壟行距40-50cm,便于栽培和施肥。由于紫花苜蓿種子體積較小,播種時可加入1:1的細泥拌勻,再播種1-1.5kg/畝。播種后,覆蓋1-2cm深的泥土。
現場管理
(1) 除草:為避免雜草危害,種植管理時應除草2-3次。人工除草可在小面積進行,大面積選用專用除草劑。
(2) 水肥管理:紫花苜蓿耐旱、耐澇,不宜過多澆灌。播前澆水一次,播后保持土壤濕潤,割后澆水一次。如果施肥,每畝可撒2-5公斤尿素育秧,這是苜蓿種植成功的關鍵。后期可根據生長情況進行合理追肥。
(3) 病蟲害防治:除選擇高抗品種外,還要加強田間管理。實施早刈是防治病蟲害的主要方法。如果發(fā)現病蟲害,要及時采取措施,有針對性地防治。
及時收獲
最好選擇第一朵花開十分之一,根莖上長出大量新芽的時期。此時苜蓿的養(yǎng)分含量高,根系中養(yǎng)分積累多,再生好。此外,收獲時間還取決于苜蓿的生長情況。比如,當年春天播種的苜蓿,如果北方有灌溉條件,可以收獲2-3次。
一般來說,紫花苜蓿是我國廣泛應用的優(yōu)質牧草,種植難度不大。關鍵是掌握一些管理技巧,這有利于提高其產量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