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葫蘆原產(chǎn)巴西?,F(xiàn)廣布于中國長江、黃河流域及華南各省。喜歡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適應性也很強,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那么,水葫蘆是什么植物?有哪些功效和作用?怎么種比較好呢?
一、水葫蘆是什么植物?
水葫蘆是浮水草本植物,須根發(fā)達,莖極短,花為淺藍色,呈多棱喇叭狀,上方的花瓣較大;花瓣中心生有一明顯的鮮黃色斑點,形如鳳眼,也像孔雀羽翎尾端的花點,非常養(yǎng)眼、靚麗。常是園林水景中的造景材料。植于小池一隅,以竹框之,野趣幽然。
二、水葫蘆有哪些功效與作用?
1、治污作用
水葫蘆能治污水:在適宜條件下,一公頃水葫蘆能將800人排放的氮、磷元素當天吸收掉,水葫蘆還能從污水中除去各種重金屬元素。所以水葫蘆的吸污能力在所有的水草中,被認為是最強的。
2、凈化作用
水葫蘆具有較強的水質凈化作用,可栽在淺水池或盆栽、魚缸里面,觀花觀葉兩相宜,還可以讓水質凈化。早在1992年,日本岡山大學的研究者專門出版了《水葫蘆拯救地球》一書,贊美水葫蘆凈化水質及空氣、還可削減溫室氣體。
3、可以食用
水葫蘆是一種可供食用的植物。武漢有專家提出“吃論”:水葫蘆的味道像小白菜,是一味正宗的“綠色蔬菜”。爆炒水葫蘆、湯煮水葫蘆,味道都很不錯。曾有一家公司研發(fā)生產(chǎn)了水葫蘆功能飲料,并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業(yè)績。水葫蘆的花和嫩葉可以直接食用,其味道清香爽口,并有潤腸通便的功效,馬來西亞等地的土著居民常以水葫蘆的嫩葉和花作為蔬菜。
4.藥用價值
水葫蘆可以治療消化系統(tǒng)疾病和皮膚性病,中醫(yī)認為:水葫蘆性味辛、淡。能清熱解暑,散風發(fā)汁,利尿消腫。主治皮膚濕疹,風疹,中暑煩渴,腎炎水腫,小便不利。
三、水葫蘆怎么種植比較好?
1、種苗的選擇
要挑選新株、壯株,并摘去病葉和爛葉后留作種苗,放養(yǎng)量5千克/米。
2、保持低溫,抑制種苗生長
保種階段適宜水溫為13℃-15℃,晝夜溫差不能超過2-C,在10℃以下即停止生長,4-5℃可維持生存,0℃以下即死亡。因此,保種階段,室內應防止氣溫過高,最好是低溫保存,使種苗呈休眠狀態(tài)。
3、通風換氣
每天要堅持通風,以保持客觀存在內空氣新鮮。到4月下旬,白天可全部打開門窗,下午45時再關上;到放養(yǎng)前10天,晝夜均應全部打開,進行煉苗,使種苗逐漸適應自然環(huán)境,為種養(yǎng)作好準備。
4、保持光照
水葫蘆對光照的要求很高,光照時間越長,光合作用越旺盛。無論氣候冷暖,每天必須光照4-5小時,尤其是春天,若2-3天因覆蓋過嚴而不能見光、透光,水葫蘆就會爛根甚至死亡。所以保種室每天都應打開蓋簾,以便增加室內光照和提高室溫。
5、換水和施肥
水葫蘆保護室內相對濕度以70%-80%為宜,春天氣溫增高,風大,水分蒸發(fā)快,此時要經(jīng)常噴灑池水和定期換水,一般兩個月?lián)Q-次水,水的溫差不應太大。采用低溫保苗,可以不換水。除保種苗前施足底肥外,保種期間也要經(jīng)常注意追肥,最好用腐熟的人糞尿,按1:20的濃度稀釋。追肥時不可直接灑在種苗上。